[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19176.8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6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峰;狄春雨;梁光華;王龍;王平;竇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理工大學;太原大成環能化工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9/85 | 分類號: | B01J29/85;B01J35/08;C07C11/02;C07C1/2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劉寶賢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生產 烯烴 耐磨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分子篩和基質分散在去離子水中,均質攪拌1~3小時后加入合成分子篩所得母液,繼續攪拌1~5小時得到混合物漿料;
(2)將步驟(1)混合物漿料經膠磨機研磨1~5小時,研磨完成所得混合物漿料經過噴霧干燥,得到催化劑微球;
(3)將步驟(2)催化劑微球經過焙燒,得到用于甲醇制烯烴反應的耐磨催化劑微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篩在分散介質去離子水中的濃度為200~700?g/L;基質在分散介質去離子水中的濃度為100~600?g/L;合成分子篩所得母液中磷酸鋁在分散介質去離子水中的濃度為10~100?g/L。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所得混合物漿料中的固含量在30~60wt%。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混合物漿料經膠磨后粘度為100cps~30000cps。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混合物漿料經膠磨后粘度是3000~20000?cps。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篩是硅鋁磷SAPO-34。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分子篩所得母液是從合成SAPO-34分子篩結束后分離得到母液,有效成份是母液中的磷酸鋁。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為田菁粉、高嶺土或多水高嶺土。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干燥的條件是進口溫度320~380℃,出口溫度90~150℃,控制干燥速率為0.1~0.3Kg/(Kg·h)。
10.如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離心霧化干燥所得的微球粒度為20~200μm。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經離心霧化干燥所得的微球粒度為40~150μm。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燒是在500~750℃焙燒1~10小時。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用于生產低碳烯烴的耐磨催化劑微球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燒是在550℃~650℃焙燒3~6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理工大學;太原大成環能化工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太原理工大學;太原大成環能化工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917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