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痤瘡的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18334.8 | 申請日: | 2013-1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217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曾培安;曾燦麗;吳健民;賀蓮;張靜;劉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06;A61P17/1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常德市漢***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痤瘡 凝膠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制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愛美之心,人人有之,特別是風華正茂的青少年更是崇尚追美,可偏偏這年齡有不少的少年男女都長滿了煩惱的痤瘡,困惱廣大青少年男女的身心。痤瘡是一種毛囊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多發病于青春期,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痤瘡是在遺傳因素的條件下,由于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皮膚組織中的雙氫睪酮增多)和毛囊口內的痤瘡棒狀桿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兩個方面因素導致的。中醫認為面鼻及胸背部屬肺,引起痤瘡的原因是由肺經風熱阻于肌膚所致;或因過食肥甘、油膩、辛辣食物,脾胃蘊熱,濕熱內生,熏蒸于面而成。目前醫學上對痤瘡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使用四環素、甲硝唑、維A?酸等西藥治療,存在療效不確切,療程長,副作用大、容易復發等缺陷。
目前我國醫學屆、美容屆推出不少治痤瘡的產品,但療效卻不顯著,很多藥物只能緩解病情而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治療費用高且易復發。本申請發明人經過仔細閱讀和研究一系列中醫藥學資料,通過反復配方,得出本發明一種治療痤瘡的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費用低、療效好、無刺激、無副作用的治療痤瘡的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一種治療痤瘡的凝膠劑及其制備方法,其具體實施方案為:
本發明所述一種治療痤瘡的乳膏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劑重量份數百分比計為:生地黃1-50%,丹皮1-10%,赤芍1-10%,蒲公英1-20%,蚤休1-10%,夏枯草1-10%,昆布1-10%,海藻1-10%,炒三棱1-10%,炒莪術1-10%。
本發明所述一種治療痤瘡的乳膏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劑重量份數百分比計為:生地黃30%,丹皮6%,赤芍8%,蒲公英15%,蚤休7%,夏枯草8%,昆布6%,海藻6%,炒三棱6%,炒莪術8%。
本發明所述一種治療痤瘡的乳膏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為:
(1)提取工藝:將生地黃等10味藥材加水煎煮,煎煮時間0.5-3h、加水倍數6-15倍、煎煮次數1-4次;
(2)精制工藝:將煎煮液濃縮至料液比0.5-2,加入乙醇后調節醇濃度至60-85%,暗處靜置10-36h,過濾,回收乙醇,濃縮至稠膏,密度1.05(40-60℃),干燥,粉碎過80目篩,備用;
(3)將卡波姆-940?5-20g分散在500-1000ml水中,溶脹,放置過夜,用三乙醇胺調pH至4-7,得無色透明的空白基質;
(4)將浸膏粉碎過200目篩,溶于20-50g乙醇中,再加入丙二醇20-60g混合均勻;
(5)在100-300r/min條件下,將2)緩緩加入1)中攪拌均勻,即得。
本發明所述一種治療痤瘡的乳膏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劑制備步驟(1)煎煮時間2h、加水倍數10倍、煎煮次數3次。
本發明所述一種治療痤瘡的乳膏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劑制備步驟(2)料液比1:1.5、醇濃度80%、靜置30h。
本發明所述一種治療痤瘡的乳膏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劑所用基質為卡波姆、丙二醇、三乙醇胺、氫氧化鈉、乙醇、甘油、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發明主要組分藥理分析:
生地黃,性味:甘苦,涼。入心、肝、腎經。清熱生津滋陰,養血。
丹皮,辛苦;涼;微寒,心;肝;腎;肺經,清熱;活血散瘀。
赤芍,苦,微寒。歸肝經。清熱涼血;活血祛瘀。
蒲公英,苦、甘,寒。歸肝經、胃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
蚤休,苦辛,寒,有毒。入心、肝經。清熱解毒,平喘止咳,熄風定驚。
夏枯草,苦、辛,寒。入肝、膽經。具有清肝瀉火,解郁散結,消腫解毒功效。
昆布,咸;寒;無毒。歸肝、胃、腎經。消痰軟堅;利水退腫。
海藻,味苦、咸,性寒,無毒。歸肺;脾;腎;肝胃經。功效:軟堅;消痰;利水;退腫。
炒三棱,苦辛,平,入肝、脾經。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炒莪術,辛、苦,溫。歸肝、脾經。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功效。
為進一步考察本發明藥物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選擇100?例痤瘡患者對本發明藥物的療效進行臨床觀察。
所有病例以《現代皮膚病學》、《中醫外科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中醫皮膚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尋常痤瘡的診斷標準及證候為依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康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83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小兒癲癇的湯劑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治療風濕的跌打藥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