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業務集群通信系統中廣播通信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18095.6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356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高紅梅;袁乃華;李明春;范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10 | 分類號: | H04W4/10;H04W72/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雙;王琦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業務 集群 通信 系統 廣播 方法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全業務集群通信系統中廣播通信的方法,包括:全業務集群通信系統的調度臺向所述系統的核心網發送廣播組建立請求,并攜帶所建立廣播組的Qos參數,用于指示所述廣播組的業務屬性和作用區域范圍;所述業務屬性中的業務種類包括語音廣播和數據廣播;核心網根據接收的廣播組建立請求,在所述作用區域范圍內建立廣播組,并按照所述Qos參數創建與基站及UE間的承載;所述核心網將調度臺發來的所述廣播組的數據復制后,利用創建的承載發送給所述廣播組內的監聽UE。應用本申請,能夠支持數據集群廣播,并實現語音集群和數據集群廣播的統一調度。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集群通信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全業務集群通信系統中廣播通信的方法。
背景技術
數字集群通信系統是一個以半雙工的雙向群組通信為主要特征的技術,其基本業務是群組呼叫;在一個群組中一般有多個用戶,群組中的用戶可以具有調度員的功能,或單獨配置不屬于群組的調度員,實現對群組的調度功能。調度員或群組中具有權限的用戶可以發起群組業務的建立過程,群組建立后,在一個群組中同時只有一個用戶擁有話權,擁有話權的用戶(講者)可以講話,群組中的其它用戶是聽者,接收講者的講話信息;講者通話結束后釋放話權;群組內的其它用戶(聽者)可以在群組話權空閑或群組話權占用的情況下申請話權,高優先級的用戶可以搶占低優先級用戶的話權。在一個小區中,群組業務建立過程中,在一個小區,無論群組用戶數目多少,一般只會建立一套承載信道資源,達到在節省網絡承載信道資源的情況下,一個講者說話,多個用戶接聽的“一呼百應”的效果;
廣播通信是一種以區域范圍決定的群組呼叫,在指定區域范圍內的終端都可以監聽廣播呼叫。廣播呼叫根據呼叫范圍不同,區分為全網廣播組和區域廣播組。
在目前的數字集群應用中,語音集群技術由于易于使用,建立通話快,具有指揮調度功能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已經廣泛地用于各個領域。如TETRA系統在語音集群領域有較好的應用,但TETRA的問題是窄帶系統,由于帶寬的限制,主要是支持語音集群或小容量的數據業務如短信,不能很好支持數據業務,也不支持數據集群。
而在目前基于LTE的寬帶集群通信系統中,雖然可以滿足端到端語音集群和數據業務需求,但考慮后續業務種類擴展和各業務種類下的功能擴展,LTE寬帶集群系統中,不支持數據集群廣播,語音集群和數據集群難以統一定義,統一調度。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全業務集群通信系統中廣播通信的方法,能夠支持數據集群廣播,并實現語音集群和數據集群的統一調度。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全業務集群通信系統中廣播通信的方法,包括:
全業務集群通信系統的調度臺向所述系統的核心網發送廣播組建立請求,并攜帶所建立廣播組的Qos參數,用于指示所述廣播組的業務屬性和作用區域范圍;所述業務屬性中的業務種類包括語音廣播和數據廣播;
核心網根據接收的廣播組建立請求,在所述作用區域范圍內建立廣播組,并按照所述Qos參數創建與基站及UE間的承載;
所述核心網將調度臺發來的所述廣播組的數據復制后,利用創建的承載發送給所述廣播組內的監聽UE。
較佳地,所述廣播組為全網廣播組、區域廣播組或動態圈選廣播組。
較佳地,當所述Qos參數中未配置作用區域時,所述指示的作用區域為全網。
較佳地,所述Qos參數中包括基站或TA跟蹤區列表,用于指示所述作用區域范圍。
較佳地,所述核心網建立廣播組時,所述作用區域范圍內的基站檢查其控制范圍內激活的廣播組,保證所述基站控制范圍內僅一個廣播組激活。
較佳地,只允許建立一個全網廣播組,所述全網廣播組的優先級為最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鼎橋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809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