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音圈馬達及透鏡驅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17046.0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34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魏立鼎 | 申請(專利權)人: | 魏立鼎 |
| 主分類號: | H02K33/18 | 分類號: | H02K33/18;G02B7/09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張艷美;郝傳鑫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大***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達 透鏡 驅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音圈馬達及具有該音圈馬達的透鏡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小型化,功能的多樣化,如具有攝像功能的手機、平板電腦等,對于其使用的驅動設備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使用步進馬達的驅動器,由于其體積大、耗電量高,已不能應用到這些產品中。因此,體積小、功耗低且效率高的微型驅動器越來越受到關注,且獲得了廣泛應用。
當前通用的微型致動器大多采用音圈馬達或記憶金屬的材料來驅動。記憶金屬的致動器雖然體積小反應快,然而,使用此材料的散熱問題一直無法解決,導致升溫時反應速度快,但降溫時反應速度太慢的問題。所以,目前市面上用于手機相機里的微型致動器還是以音圈馬達的設計為主。圖1為傳統的音圈馬達100的剖視圖,顯示了傳統的音圈馬達的基本結構。其主要包括四個對稱放置在角落的永久磁鐵111、112、113(另一個磁鐵未顯示)、一個線圈120及一個磁軛130。磁軛130將四個永久磁鐵111、112、113及線圈120包覆,每個磁鐵呈三角體狀,每個磁鐵的N極面對線圈120,S極貼近磁軛130,當電流通過線圈120時,利用在磁鐵表面的磁場和通過線圈120內部的電流,發生交互作用而產生動力,使線圈120沿圖中空心箭頭所示方向上下移動。
然而,磁鐵表面可供利用的均勻磁場并不多,尤其當線圈120上下移動時,通過其上下區域的磁力線往往不能正交于電流的流動方向,在這種情況下,往往要增加磁鐵的大小以增加均勻磁場的范圍,這樣會增大音圈馬達的厚度。另一種傳統的音圈馬達還在線圈的另一側還設有內磁軛,從而必然會增大音圈馬達的體積。前述傳統的音圈馬達均不符合微驅動器的小型化的發展趨勢。
因此,亟待一種改進的體積小且效率高的音圈馬達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且效率高的音圈馬達。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效率高且組裝方便的透鏡驅動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音圈馬達,包括:至少一磁鐵和至少一線圈,所述磁鐵具有發射面以及與所述發射面相鄰的左、右側面及上、下側面,所述磁鐵的上側面和下側面與所述磁鐵的南北極連線方向平行,所述磁鐵的左側面或右側面與所述磁鐵的南北極連線方向呈銳角,至少一所述線圈位于所述磁鐵的左側面和右側面之其中一者。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磁鐵的左側面或右側面與磁鐵的南北極連線方向呈銳角,即側面呈斜面設置,因此側面上發射出的磁力線密度則會自發射面向底面逐漸減弱。而由于線圈位于磁鐵的左側面或右側面,因此穿過線圈的磁場強度和磁力線方向會因為該斜面的設計而發生改變,特別是線圈的內端,靠近磁鐵的發射面時,其穿過的磁力線方向主要與磁鐵的發射面同向,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而線圈的外端,由于已經遠離磁場發射面,本身磁場強度較小,受到其回流磁場的影響,穿過的磁力線,主要朝斜面的外側射出,因此當線圈通電時,可產生內外兩端互相加成,而不是互相抵消的驅動力。本發明音圈馬達的設計驅動力好、占用體積小,適于薄型輕量化的電子設備。
較佳地,至少一所述線圈的電流回路的一側電流位于所述磁鐵側面磁場的回流區內,至少一所述線圈的電流回路的另一側電流位于所述磁鐵側面磁場的回流區外。
作為一個兩軸控制的音圈馬達的實施例,包括第一線圈及第二線圈,所述第一線圈位于所述磁鐵的上側面或下側面,且與所述磁鐵上下平行設置,所述第一線圈的芯線纏繞的軸線方向與所述磁鐵的南北極連線方向垂直;所述第二線圈位于所述磁鐵的左側面和右側面之其中一者。
較佳地,所述第二線圈的芯線纏繞的軸線方向與所述第一線圈的芯線纏繞的軸線方向垂直。
作為一個三軸控制的實施例,還包括第三線圈,所述第三線圈位于所述磁鐵的左側面和右側面之另一者,所述第三線圈的芯線纏繞的軸線方向與所述第二線圈的芯線纏繞的軸線方向垂直。
可選地,包括第一磁鐵組和第二磁鐵組,分別平行配置于所述第一線圈的上下兩側。
可選地,所述第一線圈的數量為兩個,兩所述第一線圈分別平行配置于所述磁鐵的上側面和下側面。
本發明提供一種透鏡驅動裝置,包括用于承載透鏡的透鏡承座及驅動該透鏡承座的音圈馬達,該音圈馬達包括如上所述的結構特征。
除了利用彈片的支撐結構外,本發明也可用在傳統四弦型的懸吊設計,包括設置于所述透鏡承座之下的一線圈承座,所述線圈承座和所述透鏡承座之間設置至少一彈片、或至少一彈線,或至少一滑軌,或用磁浮的方式互相牽制。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魏立鼎;,未經魏立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70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