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鎂型低品位硫化鎳礦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13716.1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2670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勃偉;溫建康;武彪;劉學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
| 主分類號: | C22B3/18 | 分類號: | C22B3/18;C22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劉茵 |
| 地址: | 10008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鎂型低 品位 硫化 低酸耗 生物 新工藝 | ||
1.一種高鎂型低品位硫化鎳礦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礦石筑堆及預處理:將礦石粉碎成粒徑小于20mm后筑堆,并在礦堆內埋設pH探頭,預處理用稀硫酸溶液噴淋礦堆,至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達到2.5~3.0;
(2)生物堆浸:噴淋接種入具有鐵硫氧化能力的嗜酸性微生物,在堆浸過程中,隨時監測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補充稀硫酸以維持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在3.0~5.0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鎂型低品位硫化鎳礦含鎳小于0.6%、鎂大于12%。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筑堆采用自然堆放,形成多孔洞的自然堆,礦堆單層高度為6~8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硫酸的pH值為1.0~2.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接種量為1.0×105個細菌/g礦~1.0×106個細菌/g礦。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嗜酸性微生物為氧化亞鐵嗜酸硫桿菌、氧化硫嗜酸硫桿菌、嗜砷硫單胞菌的混合菌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嗜酸性微生物的比例為30%、30%、40%。
8.一種高鎂型硫化銅礦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礦石筑堆及預處理:將礦石粉碎成粒徑小于20mm后筑堆,并在礦堆內埋設pH探頭,預處理用稀硫酸溶液噴淋礦堆,至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達到2.5~3.0;
(2)生物堆浸:噴淋接種入具有鐵硫氧化能力的嗜酸性微生物菌,在堆浸過程中,隨時監測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補充稀硫酸以維持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在3.0~5.0之間。
9.一種高鎂型硫化鈷礦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礦石筑堆及預處理:將礦石粉碎成粒徑小于20mm后筑堆,并在礦堆內埋設pH探頭,預處理用稀硫酸溶液噴淋礦堆,至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達到2.5~3.0;
(2)生物堆浸:噴淋接種入具有鐵硫氧化能力的嗜酸性微生物菌,在堆浸過程中,隨時監測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補充稀硫酸以維持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在3.0~5.0之間。
10.一種高鎂型硫化鋅礦的低酸耗生物堆浸新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礦石筑堆及預處理:將礦石粉碎成粒徑小于20mm后筑堆,并在礦堆內埋設pH探頭,預處理用稀硫酸溶液噴淋礦堆,至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達到2.5~3.0;
(2)生物堆浸:噴淋接種入具有鐵硫氧化能力的嗜酸性微生物菌,在堆浸過程中,隨時監測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補充稀硫酸以維持礦堆內部和浸出液pH值在3.0~5.0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未經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371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合金半固態漿料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低溫常壓流化分解鉻鐵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