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綜合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13062.2 | 申請日: | 2013-1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46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劉輝;王文炎;張洪偉;張磊;王喆;唐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10008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宇航 元器件 成熟度 綜合 評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綜合評價方法,具體面向宇航用元器件,應用成熟度評價方法對元器件性能做出綜合評價。
背景技術
成熟度是元器件、系統或整套設備,從規劃、設計、研發、到使用,以及后續應用或提升的一種成熟等級。產品成熟度是將成熟度的概念引入到產品開發與應用之中,從成熟度等級上,判斷產品的研發周期,從而縮短研發周期,節約研發成本,減小研發風險。
目前關于成熟度問題的提出,美國航空航天局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技術成熟度概念,并于2002年4月5日,在頒布的DoD5000.2-R文件中,將技術成熟度的等級擴展為9級。2003年,美國國防部在頒布的《技術成熟度評估手冊》中,對成熟度等級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并于2005年3月將技術成熟度評估方法,應用于F/A-22猛禽飛機、聯合攻擊戰斗機JSF的研制和B2飛機雷達改造等項目做出了評估,結果表明采用成熟技術等級高的作為項目開端,比采用不成熟的技術制造產生的成本多增加32%,進度多推遲6個月,由此可見,采用不成熟的技術將會給項目研制帶來巨大的風險。
我國在元器件成熟度問題中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標準對元器件的成熟度等級進行劃分,也沒有相應的評價準則。同時,國產宇航元器件的研制水平與國外相比,無論從元器件的材料、工藝,還是元器件研制的技術儲備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基于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綜合評價方法,急需解決,為我國宇航元器件的國產化與元器件的可靠性保證,提供科學的理論判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空白,提供了一種宇航元器件成熟度的綜合評價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宇航元器件成熟度的綜合評價方法,其具體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技術方案1、一種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綜合評價方法,包括:宇航元器件成熟度概念、宇航元器件成熟度等級劃分、宇航元器件成熟度評價準則、宇航元器件成熟度評分方法、評估步驟、以及宇航元器件成熟度提升程序。?
技術方案2、針對技術方案1所述的一種宇航元器件的成熟度綜合評價方法,其宇航元器件成熟度概念定義為:宇航元器件成熟度概念是指對元器件從設計、生產加工、試驗驗證、到使用狀況等全生命周期所有要素合理性、完備性以及可靠性的一種度量。
技術方案3、基于宇航元器件成熟度等級的劃分,共分為9個成熟度等級,根據等級的劃分確定各等級名稱,以及相應的工作內容;
(1)第一級:概念階段
?????通過調研研究,掌握取得的成果及相關技術積累;收集論文、資料;研究、發表論文、專著以及形成的專利情況;
(2)第二階段:關鍵技術攻關階段
??????提出課題任務的總體設計方案;運用已有積累、成果和準備創新技術進行總體設計;分析已有技術、創新技術和外來技術,明確創新技術實現方案,提出技術集成方案可行性;
(3)第三階段:初樣研制階段
?????對器件進行正式開發和初樣研制;在實驗室環境中,對確定的技術進行開發、研制;在仿真環境中,對實驗室環境驗證后的結果進一步分析、驗證;實現器件性能基本滿足設計要求;
(4)第四階段:正樣研制階段
??????在初樣基礎上對器件進行正樣樣品研制;在試驗環境中,對器件進行考核,并進行試驗驗證,實現器件性能、可靠性滿足應用要求;
(5)第五階段:鑒定定型階段
??????對器件進行鑒定檢驗,滿足器件詳細規范、宇航采購規范等要求;
(6)第六階段:地面驗證階段
??????在地面模擬環境中評估、完善鑒定定型器件,并使其測試性能指標滿足地面測試要求;
(7)第七階段:飛行驗證階段
??????滿足宇航使用的實際飛行應用;對元器件在實際空間飛行環境進行驗證,滿足應用要求,確定飛行驗證方案;
(8)第八階段:小批量應用階段
??????滿足擴展宇航用戶的實際應用,實現元器件小批量在宇航實際環境中的應用;
(9)第九階段:大規模應用階段
??????實現產業化,完成研制任務;在實際宇航環境中,完成產業化考核,實現大規模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30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全自動灌裝機
- 下一篇:鋼筋拉直裝置夾持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