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汽車膠管爆破試驗機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713024.7 | 申請日: | 2013-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0070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市俊杰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12 | 分類號: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專利商標事務所 45102 | 代理人: | 黃有斯 |
| 地址: | 545100 廣西壯族自***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膠管 爆破 試驗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配件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測試汽車膠管耐壓的試驗機。
背景技術
汽車上使用很多各種型號的軟管、膠管、空調管;這些管子的耐壓性能對汽車的安全可靠性至關重要,耐壓性差的管子易爆破而導致車輛故障,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車輛在總裝前對各類管子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測試,特別是膠管的爆破性能測試;必須對爆裂壓力和耐壓時間進行測定。目前對膠管的爆破性能測試主要是采用靜態(tài)爆破試驗機,而現(xiàn)在使用的靜態(tài)爆破試驗機存在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價格昂貴的缺點。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膠管爆破試驗機,這種汽車膠管爆破試驗機它可以解決試驗機存在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價格昂貴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這種汽車膠管爆破試驗機,包括設有增壓室和測試室的箱體,在所述增壓室內設有供水箱和水泵,在所述增壓室上部設置有控制面板;在所述測試室內設有試壓出水接頭,在所述測試室上部設置有密封面板;所述水泵一端與所述供水箱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壓力調節(jié)閥相連接;所述壓力調節(jié)閥與所述試壓出水接頭相連接,所述壓力表安裝在所述壓力調節(jié)閥與所述試壓出水接頭相連接的管道上;所述測試室通過回流管與所述供水箱相連通。
以上技術方案中,更為具體的方案是:所述供水箱上設置有加熱器。
進一步:所述水泵為液體增壓泵;所述增壓室上的控制面板上安裝有控制按鈕和壓力調節(jié)閥以及壓力表;所述測試室上的密封面板開設有觀察窗。
進一步:所述控制面板上設置的控制按鈕包括有電源開關,水泵控制開關以及可調溫度控制器旋鈕。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配備氣體自動增壓泵,可輕松實現(xiàn)輸出壓力任意可調、可控;壓力測試范圍較寬,為0至100Mpa,可根據(jù)實際需求,選擇相對應的壓力,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外型美觀大方的特點。
2、本發(fā)明結構簡單,容易制造,成本低廉;市場上的靜態(tài)爆破機價錢10萬元左右,而本發(fā)明成本費用僅2.5萬元左右,同樣能完成相同的測試項目。
3、本發(fā)明應用范圍較寬,可用于各種規(guī)格管件的爆破試驗、泄漏試驗以及
耐壓試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中標號表示為:1、箱體;1-1、增壓室;1-2、測試室;2、水泵;3、壓力調節(jié)閥;4、壓力表;5、試壓出水接頭;6、回流管;7、加熱器;8、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
圖1、圖2和圖3的汽車膠管爆破試驗機,包括設有增壓室1-1和測試室1-2的箱體1,在增壓室1-1內設有供水箱8和水泵2,水泵2采用液體增壓泵,此泵主要完成本發(fā)明的加壓和保壓工作,可確保長時間試驗的加壓及保壓;在增壓室1-1上部設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安裝有壓力調節(jié)閥3和壓力表4以及電源開關,水泵控制開關和可調溫度控制器旋鈕等控制按鈕和指示燈,可以及了解測試過程中各種參數(shù)的變化的操控整個測試過程。在測試室1-2內設有試壓出水接頭5,在測試室1-2上部設置有密封面板,密封面板開設有觀察窗,通過觀察窗可觀察測試室1-2內的測試情況。水泵2一端與供水箱8相連接,另一端與壓力調節(jié)閥3相連接;壓力調節(jié)閥3與試壓出水接頭5相連接;壓力表4安裝在壓力調節(jié)閥3與試壓出水接頭5相連接的管道上并固定在控制面板上;測試室1-2通過回流管6與增壓室1-1內供水箱8上方的管道相連通,可將壓力測試中逸出的水返回供水箱8。供水箱8上設置有加熱器7,可對供水箱8中的水進行加熱,從而在不同的溫度和壓力下對產品進行測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市俊杰汽配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柳州市俊杰汽配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302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