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12922.0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22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丁寶民;龐計鎖;曹祖斌;劉戰君;曹雪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門市玉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 | 分類號: | B01D5/00;C10B53/06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735200 甘肅省酒***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砂 立式 干餾 分離 裝置 | ||
1.一種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驅動裝置驅動其旋轉的內筒(07),內筒(07)的外部設置有外筒(09),內筒(07)與外筒(09)之間的間隙形成油砂下落的環形通道(10);內筒(07)的外壁上固定有用于阻止油砂下落的碰錘(17),所述碰錘(17)的端部貼在外筒(09)的內壁上;外筒(09)的外部設置有用于給外筒(09)加熱的加熱外套(06),加熱外套(06)上設置有外煙氣進口(05);內筒(07)設置有與其連通的用于給內筒(07)加熱的加熱裝置(18),該加熱裝置(18)上設置有內煙氣進口(02);外筒(09)的底部設置有將油砂加熱后殘留的灰燼外排的除灰裝置(04),該除灰裝置(04)內設置有用于防止油氣外排的水封;內筒(07)與外筒(09)的頂部通過爐蓋(08)將所述環形通道(10)密封;在所述爐蓋(08)上設置有可通入油砂的進砂口(081)、油砂裂解后可將油氣外排的裂解氣出口(082)、以及可將內筒(07)內的煙氣外排的內煙氣出口(083),所述加熱外套(06)的上部設置有可將加熱外套(06)內的煙氣外排的外煙氣出口(1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煙氣出口(083)與外煙氣出口(19)共同與換熱器(13)頂部的入口連通,換熱器底部的出口連接有鼓風機(16),鼓風機(16)將冷卻后的煙氣通過尾氣煙囪(15)排出;換熱器(13)內部設置有風管(131),冷風從所述風管(131)的入口進入,經換熱后從出口排出,從換熱器(13)底部出風口排出的熱風分別通過內煙氣進口(02)與外煙氣進口(05)通入內筒(07)與加熱外套(06)內。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爐蓋(08)上設置有至少2個進砂口(081),每個進砂口(081)通過管道(20)與進料漏斗(11)連通,所述管道(20)上設置有可將油砂卸入環形通道(10)內的單向卸料閥(12)。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與內筒(07)固定連接的轉盤(03)、驅動所述轉盤(03)轉動的驅動機構,所述轉盤(03)還與除灰裝置(04)固定連接,除灰裝置(04)圍繞所述外筒(09)設置;在加熱外套(06)上設置有可將除灰裝置內的灰燼刮出的刮刀,該刮刀伸入除灰裝置(04)內。
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07)底部的加熱裝置由耐火材料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加熱裝置的底部設置有可將煙氣攜帶的灰塵排出的灰塵排出口。
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內筒的內徑為1.4m;外筒的內徑為2.0m。
8.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油砂立式干餾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裂解氣出口(082)與冷卻器的入口連通,冷卻器與三項分離器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門市玉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未經玉門市玉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292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沉淀淤泥處理系統
- 下一篇:一種飛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