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下水管道清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12751.1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1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梁倍銘;黃莉娜;楊艷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博澤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C1/302 | 分類號: | E03C1/302;E03C1/304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匯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鄧曉安 |
| 地址: | 545000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下水 管道 清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滾筒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下水管道清理裝置。
背景技術
下水管道為雜物堵塞時,當前采用的清理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采用化學洗劑沖洗下水管道,在化學作用下達到清除雜物的目的;二是機械裝置,將彈性材料送入管道,并旋轉清除雜物。
中國專利:專利申請號201120184533.?1,該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易于清除下水管雜物的清洗器,其特征是:包括一手柄,所述子柄的一端連接設置有一彈簧,所述彈黃的另一端連接固定有一刮勺,所述刮勺的最寬徑小于所述下水管直徑,所述刮勺的勺底至勺口的距離小于所述下水管的直徑。該專利通過轉動彈簧,帶動刮勺轉動,清理管道內的垃圾。難以清除附著牢固的雜物,特別是下水管的雜物往往順水流方向而依附在管壁上,順水流方向的清除往往難以將雜物清除干凈。
中國專利:專利申請號201320075896.0,公告號CN203284857?U,公告日2013.11.13,該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水管道清理裝置,其特征是由進管器、彈簧管、充氣管、充氣裝置、倒鉤五部分組成,所述充氣管置于彈簧管內,充氣管與充氣裝置相連:充氣裝置位于充氣管的最前端,它由兩部分構成:氣球與硬尖端,氣球與充氣管相連,硬尖端位于氣球的前端:上述例鉤分布在氣球外表面。具體實施時,在上述進管器的驅動下,充氣裝置、充氣管及彈簧管進入下水道內,充氣裝置到達預定位置后,從下水道外對充氣裝置進行充氣,形成倒鉤后往外拉出,可將下水道內的垃圾鉤出,實現下水道清理的目的。
綜合上述的專利雖然已經解決了現在一些技術問題,但是還存在著功能單一,效果不好,不能直觀了解到下水道內的情況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智能的探測下水道內的情況,并能更容易清理堵塞物、效果更好的下水管道清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下水管道清理裝置,包括進管器、彈簧管、充氣管、充氣裝置、倒鉤五部分,其中:還包括有空氣壓縮機、高壓噴頭、探測裝置和顯示器;所述充氣管設在彈簧管內,充氣管與充氣裝置相連;所述的充氣管的一端設有充氣裝置,另一端的最前端設有氣球,氣球與充氣管相連;所述的氣球的前端設有硬尖端;所述的探測裝置設在硬尖端內;所述的氣球的外表面并設有高壓噴頭,另充氣管還連接有空氣壓縮機;上述倒鉤分布在氣球外表面;所述的探測裝置分別與顯示器和電源連接。
以上所述的探測裝置與顯示器和電源連接的線路設在充氣管內。
以上所述的探測裝置是微型攝像頭。
以上所述的硬尖端為空心錐形硬尖端,硬尖端外部設有螺旋螺紋。
以上所述的倒鉤為氣球外表面實心凸條,凸條套有同形金屬外殼。
以上所述的充氣管為高壓氣管。
以上所述的硬尖端為高強度有機玻璃材料。
工作原理:在進管器的驅動下,充氣裝置、充氣管及彈簧管進入下水管道內,打開微型攝像頭,通過顯示器實時監控管道內的情況,當氣管頭到達預定位置后,經過顯示器觀察管道堵塞的情況,最后通過充氣裝置從下水管道外對充氣裝置進行充氣,形成倒鉤后往外拉出,可將下水道內的垃圾勾出,反復幾次即可將下水道內的垃圾完全的清理干凈;同時也可以根據顯示的情況,先關閉充氣裝置打開空氣壓縮機,使得空氣壓縮機給氣球上的高壓噴頭供高壓空氣,通過高壓空氣通過高壓噴頭可以將下水道內的堵塞清理干凈,從而實現下水道清理的目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采用在氣球的硬尖端內設置微型攝像頭,然后可以經過顯示器對下水道內進行實時監控,而及時的了解到下水管道內的情況,從而及時作出相應的對策,從而使得在對下水道進行清理時更加輕松,本發明的下水管道清理裝置操作操作非常簡單,減輕了人工的工作量。
附圖說明
附圖1是實施例的工作示意圖。
圖中標示:1.硬尖端、2.氣球、3.倒鉤、4.下水管道、5.充氣管、6.下水管道、7.彈簧管、8.進管器、9.充氣裝置、10.微型攝像頭連接線、11.顯示器、12.空氣壓縮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博澤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柳州博澤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27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