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精梳機整體錫林針齒工作角的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12381.1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613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任家智;吳冬娜;馮清國;賈國欣;馬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原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D01G19/10 | 分類號: | D01G19/10 |
| 代理公司: | 鄭州優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張紹琳;鄭園 |
| 地址: | 451191 河南省鄭***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精梳機 整體 錫林 工作 確定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棉紡精梳技術,特別涉及精梳機整體錫林針齒工作角度的確定方法。
背景技術
精梳機整體錫林鋸齒的工作角度,對精梳質量有顯著的影響。如果錫林鋸齒的工作角度太大,在錫林梳理過程中鉗板握持的棉層不易被梳透,進而影響精梳效果;如果錫林鋸齒的工作角過小,在錫林梳理過程中纖維易向針齒的根部移動,針齒根部易于摩損而使針齒壽命縮短。
有學者利用梳理過程中針齒上纖維受力分析的方法,給出了錫林針齒工作角的大致范圍;由于此種方法在分析計算過程中沒有考慮鉗板與錫林針齒相對位置的變化及工藝條件的改變,所得到的結果與生產實際應用相差較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精梳機整體錫林針齒工作角度的確定方法。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精梳機整體錫林針齒工作角的確定方法,包括建立錫林針齒梳理棉叢的力學模型;計算錫林中心至鉗板鉗口的距離、錫林中心至纖維梳理點距離和鉗板鉗口至纖維梳理點的距離;建立鋸齒工作面的纖維受力的平衡方程以及針齒工作面與錫林半徑方向夾角最小值的計算式;計算梳理過程中鉗板握持位置的坐標值以及錫林中心與鉗板握持點連線的正向夾角;計算錫林中心與梳理點連線的正向夾角;確定鋸齒工作面與錫林半徑方向夾角的最大值的計算式,并確定其取值;計算錫林鋸齒的工作角。
根據精梳機錫林在梳理過程中鉗板握持鉗口、錫林中心及棉叢梳理點的位置坐標,建立錫林針齒梳理棉叢的力學模型。
根據精梳機的落棉隔距、梳理隔距、針齒高度、纖維梳理點的位置確定錫林中心至鉗板鉗口距離、錫林中心至纖維梳理點距離、鉗板鉗口至纖維梳理點的距離。
根據錫林梳理棉叢的力學模型,以及梳理過程中纖維不能向外移動的條件,建立鋸齒工作面的纖維受力的平衡方程,得到針齒工作面與錫林半徑方向夾角最小值的計算式為:
c>a+b-(90°-φ)
其中,a為錫林中心與梳理點連線的正向夾角,b為受梳棉叢與水平線的夾角,c為針齒工作面與錫林半徑方向的夾角,φ為纖維與針齒的摩擦角、其大小根據纖維與針齒的摩擦系數確定。
根據鉗板的運動規律及鉗口外的棉叢長度以及機器的安裝尺寸,計算出梳理開始至梳理結束時鉗板握持位置的坐標值,設為(x02,y02),則錫林中心與鉗板握持點連線的正向夾角為:
根據錫林中心、梳理點的位置和鉗板握持位置三點所構成的三角形的幾何關系及錫林中心與鉗板握持點連線的正向夾角計算錫林中心與梳理點連線的正向夾角為:
a=∠O2O1O3-β。
根據針齒齒頂角要不小于零的基本條件,確定鋸齒工作面與錫林半徑方向夾角的最大值的計算式為:
c<a,
針齒工作面與錫林半徑方向夾角的取值按其最小值與最大值的平均值確定:
c=(β-∠O2O1O3+∠O1O3O2+φ-90°)/2。
據梳理點位置、錫林中心和針齒齒根三點所構成三角形的幾何關系及針齒工作面與錫林半徑方向夾角求得錫林針齒工作角為:
采用本發明計算得到的錫林針齒工作角度隨梳理過程中鉗板與錫林位置、梳理工藝參數及纖維性質不同而變化,有利于改善紡紗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錫林梳理棉叢的力學模型。
圖2為錫林針齒齒頂角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明提供的精梳機整體錫林針齒工作角度的確定方法按如下步驟進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原工學院,未經中原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23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