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激光退火掃描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712270.0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332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童宇鋒;胡榮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02 | 分類號: | H01L21/02;H01L21/26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紀鐵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激光 退火 掃描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集成電路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激光退火掃描方法。
背景技術
在利用激光對硅片進行退火的工藝步驟中,一般利用激光的瞬間高溫效應,實現(xiàn)對已注入離子的激活。由于激光的溫度非常高,一般在1400℃以上,因此,相對同一位置隨時間持續(xù)非常短暫。但由于退火是掃描式進行的,因此熱量會沿著掃描方向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熱累積效應,且為抵消光斑均勻性,一般退火相鄰兩行會有不同比例的重合,這導致熱量累積效應也會增強。由于熱量累積效應的存在,根據(jù)硅片掃描的路徑,在硅片不同區(qū)域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熱累積結果,從而在不同區(qū)域影響離子激活的效果,并最終影響離子激活的均勻性。
在一般的利用激光退火的工藝中,一般會沿著硅片的某一方向進行掃描式退火,如圖1所示,當?shù)谝恍袙呙柰戤吅螅蚍菕呙璺较蚱揭疲傺胤捶较蜻M行第二行的退火,且為增強均勻性,第一行和第二行會有不同比例的重合,如此反復直到全片硅片退火結束。但由于硅片是圓形的,因此在硅片不同位置掃描的距離不同,比如在硅片的邊緣位置,完成一行掃描的時間非常短,同時當掃描完一行后馬上會沿反方向掃描,如此反復導致在硅片邊緣區(qū)域會在短時間內(nèi)造成熱量的累積效果超出工件臺的自然導熱,從而使該區(qū)域的實際溫度與硅片中心等區(qū)域不一致,使該區(qū)域的離子激活效果與其它區(qū)域不同,從而影響離子激活均勻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激光退火掃描方法,它可以改善激光退火的均勻性。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激光退火掃描方法,步驟包括:
1)在退火前,模擬計算出在當前激光退火能量條件下,熱量傳導所需要的時間,以該時間作為標準時間;
2)設計退火掃描路徑,使任意區(qū)域被重復掃描的時間間隔超過標準時間;
3)按照步驟2)設計的退火掃描路徑進行退火。
本發(fā)明通過改進激光退火的掃描方式,改善了硅片邊緣區(qū)域的熱累積效應,消除了由于邊緣熱累積效應而導致的硅片邊緣和硅片中心區(qū)域的離子激活率差異,從而改善了硅片內(nèi)激活離子和產(chǎn)品性能的均一性。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的掃描退火方式(A)和采用此方式退火后硅片表面溫度的等高線圖(B)。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1的掃描退火方式(A)和采用此方式退火后硅片表面溫度的等高線圖(B)。其中,A圖每一豎行中,實線圍成的區(qū)域是硅片上實際需要退火的區(qū)域,實線和虛線共同圍成的區(qū)域是激光退火掃描的區(qū)域。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掃描退火方式(A、B)和采用此方式退火后硅片表面溫度的等高線圖(C)。其中,A圖是第一輪退火掃描的區(qū)域。B圖中,實線是第二輪退火掃描的區(qū)域,虛線是第一輪退火掃描的區(qū)域。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激光退火掃描方法,是在退火前,先通過軟件模擬計算得出在當前激光退火能量條件下,熱量充分釋放或傳導所需要的時間(該時間一般由硅片本身的結構與激光退火的能量延遲等關鍵參數(shù)所決定),將該時間定為標準時間,然后通過軟件計算出最終退火時的掃描路徑,使任意區(qū)域被重復掃描的時間間隔超過這個標準時間。
掃描路徑沿掃描方向的長度是由所需要的掃描時間間隔決定的。如果某一區(qū)域被重復退火的時間間隔小于標準時間,則在完成該區(qū)域的掃描退火之后,退火掃描繼續(xù)在硅片外部分進行,直到其時間間隔超過標準時間。
這樣,通過控制每一行的退火時間間隔,保證了當前退火區(qū)域不受之前退火區(qū)域的退火溫度的影響,也不會對后續(xù)退火區(qū)域的退火產(chǎn)生影響。
以下通過兩個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激光退火掃描方法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本實施例采用逐行掃描、控制每一行退火時間的方式。在激光退火時,每一行掃描距離相同,掃描完一行的時間大于標準時間,這樣兩次退火之間就有足夠的時間間隔,能夠保證在進行第二次退火時,第一次退火時所產(chǎn)生的熱量已經(jīng)充分釋放。
在進行硅片退火時,雖然硅片邊緣和硅片中心實際所需要退火的距離不同,但是,為了保證每一個點受熱的間隔一致,在實際退火時,我們讓每一行都行走相同的距離。參見圖2所示,假設硅片退火掃描方向是Y方向,步進方向是從左向右,這樣在硅片第一行退火時,并不是直接從硅片左邊邊緣開始,而是先移動到和中心位置下邊一樣的位置(見A圖左下方的虛線),然后才沿Y方向掃描退火;在完成硅片部分退火后,掃描并不停止,而是繼續(xù)掃描,直到上部與硅片中心上部一致(見A圖左上方的虛線)時才停止。如此完成每一行掃描退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12270.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nèi)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tài)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