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前剎車調整臂鑄件外輪廓兩個端面的粗銑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07739.1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69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袁錦;孫廣華;蘇忠浩;王路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正菱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濱 |
| 地址: | 545005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剎車 調整 鑄件 外輪 兩個 端面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前剎車調整臂鑄件外輪廓兩個端面的粗銑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的進步,汽車的前剎車調整臂外殼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對前剎車調整臂進行支撐和保護,它的中心是一個花鍵孔,外面是蝸輪齒,側面有一個蝸桿軸,頭上有一個四方,調整剎車用,最外側有一個孔,裝銷子連接剎車分泵,孔及鍵槽和軸配合傳遞扭矩達到調整剎車的作用。其中的鑄件用于支撐和保護前剎車調整臂,同時也傳遞力矩,因此對零件有一定強度要求,應該具備一定的抗拉強度并且可承受震動或沖擊,這些鑄件若是大批量生產,則需要較低的成本。
因而,對于前剎車調整臂鑄件的加工,特別是對于互為基準的加工方法容易保證加工表面之間的位置精度,但是由于左側端面面積小,鑄造時可能也會存在缺陷,造成支撐面積不夠,工件定位不穩,夾緊不可靠等問題,因此,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做出有效創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提高剎車穩定程度、可提高抗拉強度、能夠承受振動或沖擊、適合大批量生產、便于根據不同車型進行改良的前剎車調整臂鑄件外輪廓兩個端面的粗銑加工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
一種前剎車調整臂鑄件外輪廓兩個端面的粗銑加工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組成:
⑴首先,粗銑,精銑φ62mm孔、φ12mm二孔的兩個端面;
⑵依次進行鉆、擴、精擴φ62mm孔、φ12mm,再鉆φ4.3mm孔;
⑶然后,粗銑φ14.5mm孔和φ14mm孔的端面;再進行鉆、擴φ13.8mm孔、φ13mm孔、φ16mm孔;
⑷修整R11端面,鉗工去毛刺,倒角,鉆M10螺紋內孔;
⑸最后,粗銑,精銑鍵槽,攻M10螺紋孔,攻Rc1/8孔。
本發明所述的前剎車調整臂鑄件外輪廓兩個端面的粗銑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該方法生產的鑄件可提高剎車穩定程度、可提高抗拉強度、能夠承受振動或沖擊、適合大批量生產、成本較低,便于根據不同車型進行改良。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所述前剎車調整臂鑄件外輪廓兩個端面的粗銑加工方法,主要由以下步驟組成:
⑴首先,粗銑,精銑φ62mm孔、φ12mm二孔的兩個端面;
⑵依次進行鉆、擴、精擴φ62mm孔、φ12mm,再鉆φ4.3mm孔;
⑶然后,粗銑φ14.5mm孔和φ14mm孔的端面;再進行鉆、擴φ13.8mm孔、φ13mm孔、φ16mm孔;
⑷修整R11端面,鉗工去毛刺,倒角,鉆M10螺紋內孔;
⑸最后,粗銑,精銑鍵槽,攻M10螺紋孔,攻Rc1/8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正菱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柳州正菱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77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輪胎的磨損閾值的明確檢測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管道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