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工業型煤復合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07539.6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666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羅永城;林國友;莫孝輝;張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柳州浚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L5/10 | 分類號: | C10L5/10;C10L5/12;C10L5/14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匯博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鄧曉安 |
| 地址: | 545026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業 復合 粘結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工業型煤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工業型煤復合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用于生產工業型煤的粘結劑,主要是以白泥、石灰、粘土、煤焦油、瀝青、水泥、淀粉等為原料。可分為無機型粘結劑和有機型粘結劑二種類型,采用無機型粘合劑生產的煤球,熱穩性高,但灰份多,煤球固定碳含量降幅大,燃燒效率低,如采用石灰作粘結劑生產的煤球,不僅灰份多,而且固定碳降幅達18%以上;采用有機型粘合劑生產的煤球,冷強度高,但揮發份高,熱穩定性差,燃燒帶出物多,且工藝流程較為復雜,如采用瀝青生產煤球需經500-550℃的干餾,且揮發份高造成環境二次污染。采用上述現有粘結劑制成煤球,成球率不是很高,僅為60-80%,且生產周期較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業型煤復合粘結劑及其制備方法,它將無機型和有機型二種粘結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能夠集合二種粘結劑的優點,且制作工藝簡單。
一種工業型煤復合粘結劑,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制作而成:腐植酸36-60份,氫氧化鈉2-8份,礬土36-60份,改性樹木灰5-30份,水25-30份;
所述的改性樹木灰的制備方法為:
(1)取100份的樹木灰用10-15%雙氧水浸泡3-4小時,去離子水洗滌,再用10-12%氫氧化鈉溶液浸泡3-4小時,再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烘干;
(2)在樹木灰中,加入相當于其重量2-3%的月桂醇硫酸鈉、10-20份的納米碳、2-3%的聚異丁烯、3-5%明礬粉,高速1200-1500轉/分攪拌,烘干粉碎成超細粉末即得改性樹木灰。
以上所述的工業型煤復合粘結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將腐植酸和氫氧化鈉研碎成60目以上的粉末,按36-60∶2-8的重量份比混合,攪拌均勻;
II、待步驟I的混合物冷卻后將其研碎成60目以上粉末,同時將礬土研碎成100目以上粉末,混合物粉末與礬土粉末按38-68∶36-60重量份比混合;
Ⅲ、在步驟II得到的混合物的基礎上,一邊按照重量份比加入5-30份的改性樹木灰,?25-30份的水,一邊攪拌,并在90-100℃下保溫攪拌反應1-2小時,出料即得。
采用本發明制成的型煤,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固定碳含量較高,固定碳含量下降幅度在3%以內。
2、本發明的加入改性樹木灰,有效降低了水分子對粘結劑的破壞,使得粘結劑的抗水性有很大的提高,由于膠的親水性能下降,使得其具有很好的快干的特性,從而使得所生產的型煤不用烘干便可以使用。
3、強度高,本發明原料中的腐植酸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腐植酸鈉能顯著增強型煤的冷強度,礬土中主含的氧化鋁能顯著提高型煤的熱強度與熱穩定性。型煤冷、熱強度均達到甚至超過國家一級標準,在1200℃-1300℃的高溫下不爆裂、不松散、不結疤,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
4、成球率高,成球率達95%以上。
5、適用范圍廣,能適用各種原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
改性樹木灰的制備:
(1)按每100份的樹木灰用10-15%雙氧水浸泡3-4小時,去離子水洗滌,再用10-12%氫氧化鈉溶液浸泡3-4小時,再用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烘干;
(2)在樹木灰中,加入相當于其重量2-3%的月桂醇硫酸鈉、10-20份的納米碳、2-3%的聚異丁烯、3-5%明礬粉,高速1200-1500轉/分攪拌,烘干粉碎成超細粉末即得改性樹木灰。備用。
實施例1:各原料組分及其重量份數比是:腐植酸36份,氫氧化鈉2份,礬土36份,改性樹木灰5份,水25份;
制作方法是:
I、將腐植酸和氫氧化鈉研碎成60目以上的粉末,按36∶2的重量份比混合,攪拌均勻;
II、待步驟I的混合物冷卻后將其研碎成60目以上粉末,同時將礬土研碎成100目以上粉末,混合物粉末與礬土粉末按38∶36重量份比混合;
Ⅲ、在步驟II得到的混合物的基礎上,一邊按照重量份比加入5份的改性樹木灰,?25份的水,一邊攪拌,并在90-100℃下保溫攪拌反應1-2小時,出料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柳州浚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柳州浚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753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