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紡織車間送風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07474.5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7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晨彩紡織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7/04 | 分類號: | F24F7/04;F24F13/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228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 車間 送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送風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送風量大、送風范圍能夠調節的適合于紡織車間中使用的送風裝置。
背景技術
紡織車間送風裝置是紡織企業生產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它是研究為紡織廠車間創造和保持滿足一定要求的空氣條件,使其不因室外空氣參數和室內各種因素變化而變化的重要因素,其使用目的是在于改善勞動條件,保護職工健康,提高生產率,并能滿足紡織工藝生產過程對溫濕度的要求,以保證各工藝過程的正常進行,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現有常用的送風裝置是平流行送風裝置,空氣由散流器送出沿吊頂形成貼附射流,工作區處在氣流的回流區域,這種送風裝置的送風氣流同車間空氣混合充分,因此車間整體空間的溫濕度分布比較均勻,而且車間溫濕度的波動幅度小,但是由于送風氣流是平行送風,并不是直接打到工作區,所以工作區的空氣含塵濃度較高,不適合在車間發塵量較大的車間使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送風量大、且送風范圍能夠調節的紡織車間送風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紡織車間送風裝置,包括橫向延伸的送風通道、與送風通道連通且垂直向下延伸的出風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通道內與所述送風通道連通處設有一組垂直的導風葉片,所述出風通道的出風口處設有導風板,所述出風通道內設有風向調節閥,所述風向調節閥在關閉所述出風口的關閉位置和打開所述出風口的導風位置之間樞軸連接在所述出風通道的內壁上。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導風板包括分別設在所述出風口兩側和中間的弧形第一導風板、梯形第二導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和第二導風板之間形成向內側收攏送風的區域。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出風通道的出風口處還設有與所述第一導風板相對的弧形折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和折風板之間形成向外側擴散送風的區域。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出風通道的長度與送風通道的長度相等。
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送風通道的外壁設有保溫層。?
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本發明的一種紡織車間送風裝置,通過調節風向調節閥使得從出風通道中送出的風朝向工作區,對準工作區直接送風,來降低空氣含塵濃度,從而也達到本發明送風范圍能夠調節的目的;在出風通道與送風通道連通處增設一組垂直的導風葉片,同時設計長條狀的出風通道,且其長度與送風通道的長度相等,能達到最大出風量的目的。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2、送風通道,4、出風通道,6、導風葉片,8、出風口,10、導風板,12、風向調節閥,14、第一導風板,16、第二導風板,18、折風板,20、保溫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并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實施例及實施例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紡織車間送風裝置,包括橫向延伸的送風通道2、與送風通道2連通且垂直向下延伸的出風通道4,出風通道4內與送風通道2連通處設有一組垂直的導風葉片6,出風通道4的出風口8處設有導風板10,出風通道4內設有風向調節閥12,風向調節閥12在關閉出風口8的關閉位置和打開出風口8的導風位置之間樞軸連接在出風通道4的內壁上。通過調節風向調節閥12使得從出風通道4中送出的風朝向工作區,對準工作區直接送風,來降低空氣含塵濃度,從而也達到本發明送風范圍能夠調節的目的;在出風通道4與送風通道2連通處增設一組垂直的導風葉片6,導風葉片6將風量全部導向至出風通道4內流出,達到最大出風量的目的。
導風板10具體是這樣對風向進行導向的,所述導風板10包括分別設在出風口8兩側和中間的弧形第一導風板14、梯形第二導風板16,第一導風板14和第二導風板16之間形成向內側收攏送風的區域;所述出風通道4的出風口8處還設有與第一導風板14相對的弧形折風板18,第一導風板14和折風板18之間形成向外側擴散送風的區域。導風板10和折風板18之間,以及導風板10與導風板10之間分別形成向內側收攏的送風區域、往外側擴散的送風區域,將風量全部導向至工作區內,進一步的通過送風來達到降低空氣含塵濃度,達到調整風向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晨彩紡織研發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晨彩紡織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74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