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釋型土壤殺菌劑的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06237.7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14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視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視輝 |
| 主分類號: | A01N47/18 | 分類號: | A01N47/18;A01N25/28;A01N25/04;A01P3/00;A01N43/8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張良 |
| 地址: | 26661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釋型 土壤 殺菌劑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高效土壤殺菌組合物新劑型,具體的說是土菌靈和多菌靈復配微膠囊懸浮劑。
背景技術
土菌靈(Etridiazole)黃色液體。在水中的溶解度為50mg/L(25℃).可溶于丙酮、四氯化碳。
多菌靈(carbendazim)化學名:N-(2-苯駢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為無味的粉末,在215-217℃時開始升華,大于290℃時熔融,306℃時分解,不溶于水,微溶于丙酮、氯仿和其他有機溶劑。可溶于無機酸及醋酸,并形成相應的鹽,化學性質穩定。作用機理為干擾病原菌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影響細胞分裂,起到殺菌作用。結構式為
農藥微膠囊劑是一種緩釋劑型,是以高分子材料作為囊壁或囊膜,通過化學、物理或物理化學的方法,將作為囊芯的農藥活性物質包裹起來,形成一種半透明的微型膠囊。膠囊的直徑一般為幾微米至幾百微米,其囊芯物質為液體、固體或混合物,可通過囊壁緩慢釋放。農藥微膠囊化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⑴抑制了因光、熱、空氣、雨水、土壤、微生物等環境因素和其他化學物質等所造成的農藥的分解和流失,提高了藥劑本身的穩定性,抑制了農藥的揮發,隱蔽了農藥原有的異味,降低了它的接觸毒性、吸入毒性和藥害,減輕了它對人畜的刺激性和對魚類的毒性等;
⑵引入控制釋放功能,提高了農藥的利用率,延長了農藥的持效期,從而減少了施藥的數量和頻率,改善了農藥對環境的壓力;
⑶為多種不同性能的農藥活性物質的有效復配提供方便,微膠囊囊膜的存在也改善了制劑的膠體和物理穩定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一種新型的高效農用復配殺菌劑制劑,本發明中有效成分包括土菌靈原藥、多菌靈原藥、分散劑、乳化劑、囊皮材料、消泡劑、助懸劑、防凍劑和水組成,其中各組分中重量百分比:土菌靈1~40%,多菌靈1~60%,分散劑3~5%,乳化劑0.5~3%,防凍液3~5%、助懸劑0.2~5%、消泡劑0.1~1%和余量水組成。經試驗配方篩選,有效成分最優配比(質量百分比)為土菌靈5~20%,多菌靈10~30%。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包括三大步驟:
一、土菌靈微膠囊懸浮液的制備
⑴油相的制備:利用溶劑將土菌靈、囊皮材料溶解,并加入乳化劑使之能被水乳化;
⑵水相的制備:將分散劑、部分消泡劑、部分助懸劑加入水中,攪拌成均相;
⑶分散液的制備:將油相緩慢滴加到水相中,同時剪切分散粒徑D90<5μm,直至滴加完畢。
⑷囊皮材料的成型:升溫到60~70℃,并密閉攪拌2~4h,觀察囊型圓滑無孔即可結束升溫,緩慢降溫至常溫得到土菌靈微膠囊懸浮液。
二、多菌靈微膠囊懸浮液的制備
⑴油相的制備:利用溶劑將多菌靈溶解,并加入乳化劑攪拌均相;
⑵水相的制備:將分散劑、囊皮材料、部分消泡劑加入水中,攪拌成均相;
⑶分散液的制備:將油相緩慢滴加到水相中,同時剪切或分散到目標粒徑,直至滴加完畢。
⑷囊皮材料的成型:剪切過程中觀察囊型圓滑無孔即可,得到多菌靈微膠囊懸浮液。
三、混合調制
將步驟一和步驟二制得的懸浮液混合均勻,加入黃原膠、防腐劑、防凍劑分散均勻即得土菌靈·多菌靈微膠囊懸浮劑。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⑴提高農藥的利用率,延長持效期,減少施藥量和頻率;
⑵提高農藥的穩定性,避免因環境因素如光照、空氣、雨水、土壤、微生物及其它化學物質造成有效成分的分解、氧化、流失等;
⑶提高與其它農藥的復配能力;
⑷提高對作物安全性,減輕對作物的藥害;
⑸降低對環境污染,降低土壤遷移,減輕對環境的壓力;
⑹高毒農藥低毒化,抑制農藥的揮發性,掩蔽不愉快的氣味,降低農藥對人、畜、魚及其它動物的接觸毒性、吸入毒性;
⑺界面聚合和包衣法兩種成囊方式混合使用,降低了囊皮材料對原藥的影響,提高了原藥的化學穩定性;
⑻土菌靈在偏堿性條件下能達到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而多菌靈在弱酸性條件下能達到良好的化學穩定性,所以,本發明對兩種相反穩定性質的原藥分別成囊,很好的解決了這個難題。
為了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現結合下列實施例對本發明作更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視輝,未經李視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623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