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劍麻皂素的提取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705807.0 | 申請日: | 201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347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慶武;鄧天發(fā);王京博;劉泰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P33/20 | 分類號: | C12P33/20;C07J7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曉玲 |
| 地址: | 530004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劍麻 皂素 提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劍麻皂素,尤其涉及一種劍麻皂素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術
劍麻皂素(tigogenin)具有抗炎、鎮(zhèn)痛、增強免疫、降低血糖、抗腫瘤、抗癌、抗菌、降血脂、降血壓等作用,應用廣泛,可用于合成120多種激素類藥物,還可應用于食品、化妝品及畜牧業(yè)等行業(yè)。劍麻皂素在劍麻中以甾體皂苷配基的形式存在,在其C3位和C26位等通過糖苷鍵與糖鏈(由葡萄糖、木糖、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組成)相連,形成劍麻皂苷。生產劍麻皂素的關鍵工序是水解劍麻皂苷中與其直接相連的糖苷鍵。目前,國內生產劍麻皂素的工藝都是強酸水解法,用強酸來水解劍麻皂苷,其反應條件劇烈,設備要求高,污染嚴重,而且常伴有脫水、構型改變等副反應發(fā)生,影響產品質量。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強酸水解法生產劍麻皂素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劍麻皂素的提取方法,先用劍麻皂苷水解酶降解劍麻皂苷,然后再從含有劍麻皂素的水解液提取劍麻皂素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1、一種劍麻皂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發(fā)酵產酶:將絲狀真菌接種至培養(yǎng)基上,發(fā)酵結束后,將發(fā)酵液過濾,得到劍麻皂苷水解酶粗酶液;
(2)降解劍麻皂苷:將劍麻皂苷加入劍麻皂苷水解酶粗酶液,調節(jié)pH,攪拌反應后靜置24~48小時,使劍麻皂素自然沉淀;
(3)離心收集劍麻皂素:將步驟(2)酶促反應液的上清液排出,5000~8000轉/分鐘離心分離沉淀液,收集沉淀,烘干、粉碎后得到劍麻皂素粗品;
(4)劍麻皂素的純化:往劍麻皂素粗品中加入氯仿或正丁醇,過濾,濃縮濾液,冷卻、結晶、離心收集沉淀;
(5)烘干沉淀:將步驟(4)離心收集的劍麻皂素沉淀烘干,得到劍麻皂素。
優(yōu)選的是:步驟(1)所述的絲狀真菌包括黑曲霉、鏈孢霉菌、青霉;所述的培養(yǎng)基為:每100ml水含有0.5~2g可溶性淀粉、0.1~2g胰蛋白胨、0.1~1gK2HPO4、0.01~0.8g?MgSO4、0.001~0.20g?KCl、0.001~0.018g?FeSO4、0.5~3g劍麻渣粉末,培養(yǎng)基pH為7.0,接種量0.5~2%,發(fā)酵溫度為30℃,發(fā)酵時間為42~54小時。
優(yōu)選的是:步驟(2)中按1︰50~1︰100質量體積比將劍麻皂苷加入粗酶液。
優(yōu)選的是:步驟(2)中調節(jié)pH4~6,攪拌反應溫度為38~45℃,攪拌反應時間為15~22小時。
優(yōu)選的是:步驟(4)中劍麻皂素粗品和氯仿按1︰8質量體積比加入,劍麻皂素粗品和正丁醇按1︰10質量體積比加入;濃縮濾液為原體積的10%,冷卻溫度為0~10℃。
優(yōu)選的是:步驟(5)中烘干溫度為100~110℃。
本發(fā)明用劍麻皂苷水解酶來水解劍麻皂苷,釋放出劍麻皂素,然后將劍麻皂素提取出來。與強酸法制備劍麻皂素的工藝相比,酶法制備劍麻皂素具有環(huán)保、專一性高等特點,本發(fā)明提取出的劍麻皂素,不用強酸,沒有酸污染,工藝簡單,易于擴大生產規(guī)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闡述,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實施例表示的范圍。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在閱讀本發(fā)明的內容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修改,這些等價變化同樣落于本發(fā)明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大學,未經廣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58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