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殺蟲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05473.7 | 申請日: | 201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13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會營;劉曉嬌;夏小東;吳勇;馬嵩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燕化永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N43/56 | 分類號: | A01N43/56;A01P7/04;A01N43/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48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殺蟲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多殺霉素和四氯蟲酰胺的殺蟲組合物。
背景技術
多殺霉素(Spinosad)是由陶氏益農公司出品的一種新型多殺霉素類殺蟲劑,它能夠有效控制果樹和堅果上的重要蟲害,尤其是對蘋果蠢蛾這種果樹上難防的主要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主要用于防治鱗翅目幼蟲、薊馬和潛葉蠅等,對二化螟、甜菜夜蛾、潛葉蠅、薊馬、斜紋夜蛾、豆莢螟有好的防治效果。其具有生物活性更高,殺蟲譜更廣,速效性更好,持效期更長,耐雨水沖刷,低毒環保等特點。
四氯蟲酰胺是由中化集團下屬沈陽化工研究院研發的我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雙酰胺類殺蟲劑,該品的作用機理為通過結合昆蟲體內的魚尼丁受體,抑制昆蟲取食,引起蟲體收縮,最終導致害蟲死亡。該品的防治靶標涉及到夜蛾科、卷夜蛾科、螟蛾科、菜蛾科、鞘翅目的馬鈴薯葉甲和象甲以及雙翅目的潛葉蠅等昆蟲,對害蟲的防治具有持效期長、無交叉抗性且對有益昆蟲影響很小、作用機理新穎等特點,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由于農田害蟲每年給農作物生產造成很大損失,農藥作為化學防治農田害蟲的主要手段,目前應用非常廣泛。隨著農藥長期大量的單一使用,會導致害蟲產生抗性,對環境造成更大的污染。田間試驗表明,現有藥劑與作用機制不同的另一種農藥混配,不僅能推遲抗性產生,還能提高藥效及殘留時期,降低使用量,減少農民的施藥成本,因此我們將多殺霉素與四氯蟲酰胺復配用以擴大殺蟲譜。將兩種有效成分復配,不僅可以有效防治大部分害蟲,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夠提高藥效及持效期,降低了農民的勞動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殺蟲活性高效、持效性長、速效性高、低毒、環保的殺蟲組合物。具體的涉及多殺霉素與四氯蟲酰胺為有效成分的農藥組合物。
上述殺蟲組合物中,多殺霉素和四氯蟲酰胺的重量比為1:50~50:1。
利用上述殺蟲組合物,配以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公知的助劑,以本領域內技術人員公知的方法可以制成本發明的劑型。其可以加工的劑型為懸浮劑、水分散粒劑。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有益效果:1、殺蟲范圍廣;2、持效期長;3、低毒,無殘留,無公害,對環境安全;4、使用復合制劑,兩種殺蟲劑的用量均比單一使用時降低,從而提高了殺蟲效果,增加了安全性,減少了環境污染。
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屬鱗翅目,螟蛾科,俗名鉆心蟲,蛀心蟲,蛀稈蟲等。是我國水稻上危害最為嚴重的常發性害蟲之一,在分蘗期受害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造成蟲傷株和白穗,一般年份減產3%~5%,嚴重時減產在3成以上。國內各稻區均有分布,較三化螟和大螟分布廣,但主要以長江流域及以南稻區發生較重,近年來發生數量呈明顯上升的態勢。該蟲以幼蟲為害水稻,初孵幼蟲群集葉鞘內為害,造成枯鞘,3齡以后幼蟲蛀入稻株內為害,水稻分蘗期造成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成熟期造成蟲傷株。
申請人首先對多殺霉素和四氯蟲酰胺進行了配方篩選的研究,多殺霉素、四氯蟲酰胺兩種有效成分的殺蟲活性很高,針對兩種成分的作用特點,將室內生測的對象定為水稻二化螟,具體試驗情況以及結果如下:
實驗用藥采用90%多殺霉素和95%四氯蟲酰胺原藥,使用丙酮將原藥溶解,由發明申請人配制成所需要的制劑。根據設定的配比濃度,配制成所需濃度藥液備用,所使用的原藥及助劑均為其他廠家購買。
室內生測的方法為:采用浸漬法,將30日左右秧齡的稻苗剪成18cm左右的稻桿,根部留少許稻根,洗凈晾干,在藥液中浸泡后取出,晾干,放入3cm*20cm的玻璃試管中,管底留少許水.將飼養的1齡中期幼蟲放入浸蟲籠內,浸藥液后取出,吸干蟲體表面的藥液,小心移入放有相應濃度處理的稻苗試管中,用黑布封口。每一濃度處理30頭左右的幼蟲,每5頭幼蟲放入上述試驗試管中,另用丙酮點滴30頭幼蟲作為對照。經處理后的幼蟲仍放在飼養室內,48h后檢查死亡率。數據用SPSS軟件統計處理。求出毒力回歸式、致死中濃度、相關系數等,并用孫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數。
混配制劑的聯合毒力采用孫云沛的共毒系數方法表示:
混配制劑的理論毒力指數TTI=∑(某藥的毒力指數ATI×在混劑中該藥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CTC大于120時為增效作用,小于80時為拮抗作用,80~120時為加和作用。
表1不同配比對二化螟的毒力測定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燕化永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燕化永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547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速溶綠茶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菜籽脫粒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