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705332.5 | 申請日: | 2013-12-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21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施澤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施澤晶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8 | 分類號: | A61K36/9068;A61P11/1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正奇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盧宏 |
| 地址: | 530000 廣西壯族***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小兒 咳嗽 中藥 組合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衛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咳嗽是肺系疾病常見的癥狀之一,始載于《內經》。小兒因為身體較弱,容易因外邪侵犯肺臟或者臟腑功能失調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從現代醫學理論來講,咳嗽為一種重要的防御機制,通過咳嗽能夠清除咽部和整個呼吸道的粘性分泌物以及吸入的有害物質和異物。從生理上講,咳嗽對氣道的清除作用在分泌物過多的情況下是有益的,而頻繁劇烈的咳嗽會影響患者的呼吸及心臟的功能。對“咳嗽”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從《內經》的“五臟咳”到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的“十咳”,即風、寒、支、心、肝、脾、腎、膽、厥咳等十種:從金元四大家對咳嗽病機及辨證治療、明清時期以王肯堂、趙獻可為代表的醫家對咳嗽病因病機的深入探討,到現代應用高科技手段對咳嗽生理及病理機制的深層次剖析,且借助于層出不窮的新的實驗儀器和實驗方法,對其研究則更加深入、透徹。
西醫治療咳嗽,一般以消炎為主。如感冒后引起咳嗽,除了抗病毒治感冒,多與抗生素同用,迅速控制上呼吸道和氣管炎癥;咳嗽反復發作并伴哮喘者,除抗感染外,還同時使用解痙平喘藥,如安茶鹼和舒喘靈,以解除氣管痙攣;因鼻炎、鼻竇炎、扁桃體炎等引起的咳嗽,大多與氣管合并感染所致,故在治療時會針對鼻咽疾病的局部治療,如對鼻竇炎的穿刺抽膿,對扁桃體炎并腫大的桃體切除術等。有關咳嗽的分型,從西醫角度來說分為喉源性、藥源性及過敏性咳嗽等。
中醫認為,咳嗽的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之邪,二是臟腑之病氣,均可引起肺氣不清失于宣肅,迫氣上逆而作咳。無論外感或內傷所致的咳嗽,均累及肺臟受病,由肺氣不清失于宣肅所致,故《景岳全書·咳嗽》說:“咳證雖多,無非肺病。”《醫學心悟》指出:“肺體屬金,譬若鐘然,鐘非叩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搏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提示咳嗽是內、外病邪犯肺,肺臟為了祛邪外達所產生的一種病理反應。外感咳嗽與內傷咳嗽還可相互影響為病,病久則邪實轉為正虛。外感咳嗽如遷延失治,邪傷肺氣,更易反復感邪,而致咳嗽屢作,轉為內傷咳嗽;肺臟有病,衛外不固,易受外邪引發或加重,特別在氣候變化時尤為明顯。久則從實轉虛,肺臟虛弱,陰傷氣耗。由此可知,咳嗽雖有外感、內傷之分,但有時兩者又可互為因果。
由于小兒身體的特殊性,治療用藥需斟酌考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組合物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列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所述的治療小兒咳嗽的中藥組合物,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桂枝10-18份、蒼術5-15份、北杏5-15份、干姜5-15份、五味子5-15份、白芥子10-18份、蘇子5-15份、炙草2-8份、法半夏5-15份、紫苑10-18份。
優選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桂枝12-16份、蒼術8-12份、北杏8-12份、干姜8-12份、五味子8-12份、白芥子12-16份、蘇子8-12份、炙草3-8份、法半夏8-12份、紫苑12-16份。
更優選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的:
桂枝15份、蒼術10份、北杏10份、干姜10份、五味子10份、白芥子15份、蘇子10份、炙草5份、法半夏10份、紫苑15份。
以下是本發明的藥材來源:
桂枝:(學名:Cinnamomum?cassia?Presl),又名玉桂、桂皮等,屬毛茛目,樟科中等大喬木。其性味辛、甘,入肝、腎、脾,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溫里藥,具有補元陽、通血脈、暖脾胃之功效,常與補肝腎藥、補氣血藥配伍,治療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肢冷脈微,與其它溫里藥配伍治療脘腹冷痛、寒痹腰痛,具有明顯的鎮痛和抗癌防癌的作用。
蒼術:(學名:Atractylodes?lancea)為茅蒼術或北蒼術的干燥根莖。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濕的功效。主治濕阻中焦,風寒濕痹,腳膝腫痛,痿軟無力,雀目夜盲。《珍珠囊》日:“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本草綱目》曰:“治濕痰留飲……及脾濕下流,濁瀝帶下,滑瀉腸風。”《新修本草》稱其能“利小便”。
北杏是指北杏仁,也叫苦杏仁。拉丁文名:Semen?Armeniacae?Amarum.為薔薇科植物山杏。苦、微溫,有小毒。歸肝、大腸經。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善于降肺氣平喘,治肺實的喘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施澤晶;,未經施澤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53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痢疾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治療尿毒癥的中藥湯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