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塑料表面涂覆用導電涂料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02869.6 | 申請日: | 201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9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姚義俊;劉斌;繆菊紅;李軍;王濤;庫勇昌;溫曉霞;張雯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5/24 | 分類號: | C09D5/24;C09D183/07;C09D183/06;C09D7/12;C08J7/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匯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張立榮;裴詠萍 |
| 地址: | 21004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料 表面 涂覆用 導電 涂料 應用 | ||
1.一種塑料表面涂覆用醇基導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醇基導電涂料通過以下方法制備:
(1)取3~8重量份的硅烷偶聯劑放在燒杯中,加入40~50重量份的醇基溶液、5~10重量份的水,再加入1~3重量份的甲酸作催化劑,催化時間為2~4h;再加入稀堿溶液調節pH值到9~10,用電動攪拌機攪拌2~4h,使各相均勻混溶后,將15~20重量份的改性凹土/納米碳粉復合導電粉料、2~5重量份的鋰基膨潤土放入溶液中,再次用電動攪拌機攪拌2~4h,將溶液密封好,經超聲、水浴反應至凝膠狀;
(2)取步驟(1)中制備的凝膠體積3~4倍的四氫呋喃放于燒杯中溶解凝膠,然后加入5~10重量份的過氧化苯甲酰,采用磁力攪拌機攪拌,再加入0.5~1重量份的有機硅消泡劑,經真空去泡后即得到所述醇基導電涂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醇基導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凹土/納米碳粉復合導電粉料通過以下步驟制備:
(1)稱量100g細度為200~400目的凹凸棒石粘土放入800~1000ml蒸餾水中,用濃度為lmol/L的50~100ml鹽酸在80~100℃中處理1~3小時,同時攪拌2~4小時制備懸浮液;將處理后的懸浮液加入5~10mL的復合活性劑,滴加NaOH溶液調整懸浮液的pH值至6~8,再攪拌2~4小時,靜止10小時后,分離出改性凹凸棒石粘土懸浮液;所述復合活性劑包括有機化合物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所述有機化合物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體積比為1:1~1:2
(2)向上述分離出的改性凹凸棒石粘土懸浮液中加入10~20g納米碳粉,攪拌10~30min后,離心,過濾回收固體物;
(3)將步驟(2)回收的固體物烘干,研細,即得所述改性凹土/納米碳粉復合導電粉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醇基導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化合物為有機聚硅氧烷或有機羧酸;所述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選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活性劑、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型活性劑或吐溫-20型活性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醇基導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聯劑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環氧丙基醚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醇基溶液為乙醇、甲醇、異丙醇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醇基導電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聯劑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6.權利要求1或2所述醇基導電涂料在涂覆塑料表面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ABS塑料板為基材,用砂紙輕微打磨,并用乙醇擦洗基材表面,清洗干凈后,在烘箱中烘干待用;
(2)將所述醇基導電涂料采用等速提拉涂膜裝置在ABS塑料板表面包裹有機膜,處理的塑料板在涂膜溶液中的停留時間為1min,反復涂膜2~4次,提拉速度為27~35cm/min,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286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維持隔膜壓縮機壓力平衡系統
- 下一篇:一體化高效芬頓流體化床反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