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凍水泥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02629.6 | 申請日: | 201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55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唐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正菱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0 | 分類號: | C04B28/00;C04B18/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劉紅春 |
| 地址: | 545005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抗凍水泥。
背景技術
在冬季,室外溫度在零度以下,水泥就會凍住,將無法施工。為防止水泥在低溫下遭到凍害,人們通常采用加入防凍劑或蒸汽養護、保溫等防凍方法,但后者因施工復雜,效率低,不適于大面積采用。目前建筑行業主要采用在施工過程中將水泥防凍劑添加到普通水泥中使用,這種方法雖說產生了一定的積極效果,但由于防凍劑一般只是水泥重量的百分之幾,經常存在攪拌不均勻現象,造成防凍度不高,防凍效果不均勻,影響施工質量,進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另外,施工過程中要準確控制防凍劑的摻加量,給施工帶來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凍效果好、使用方便的抗凍水泥。
????本發明提供一種抗凍水泥,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水泥熟料75-85份,粉煤灰8-12份,石膏3-5份,氯化鈉0.8-1.0份,氯化鉀0.5-0.6份,硫酸鈉0.8-1.0份,硝酸鈉0.8-1.0份,亞硝酸鈉0.5-0.6份,磷酸二氫鉀1.6-1.8份,礦渣1-1.5份。
????優選地,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各組分:水泥熟料80份,粉煤灰10份,石膏4份,氯化鈉0.9份,氯化鉀0.55份,硫酸鈉0.9份,硝酸鈉0.9份,亞硝酸鈉0.55份,磷酸二氫鉀1.7份,礦渣1.2份。
????本發明還提供上述抗凍水泥的制備方法,是在75-85份水泥熟料中加入粉煤灰8-12份,石膏3-5份,氯化鈉0.8-1.0份,氯化鉀0.5-0.6份,硫酸鈉0.8-1.0份,硝酸鈉0.8-1.0份,亞硝酸鈉0.5-0.6份,磷酸二氫鉀1.6-1.8份,礦渣1-1.5份,共同磨細制成水泥制品。
本發明的抗凍水泥抗凍效果均勻、抗凍效果高,能夠在冬季低溫環境下施工,使用方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限定本發明。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實施例1
本發明的抗凍水泥的配方如下:?????水泥熟料80kg,粉煤灰10kg,石膏4kg,氯化鈉0.9kg,氯化鉀0.55kg,硫酸鈉0.9kg,硝酸鈉0.9kg,亞硝酸鈉0.55kg,磷酸二氫鉀1.7kg,礦渣1.2kg。
本發明的抗凍水泥的制備方法為:
在80kg水泥熟料中加入粉煤灰10kg,石膏4kg,氯化鈉0.9kg,氯化鉀0.55kg,硫酸鈉0.9kg,硝酸鈉0.9kg,亞硝酸鈉0.55kg,磷酸二氫鉀1.7kg,礦渣1.2kg,共同磨細制成水泥制品。
實施例2
本發明的抗凍水泥的配方如下:?????水泥熟料75kg,粉煤灰8kg,石膏3kg,氯化鈉0.8kg,氯化鉀0.6kg,硫酸鈉1.0kg,硝酸鈉0.8kg,亞硝酸鈉0.5kg,磷酸二氫鉀1.8kg,礦渣1.5kg。
本發明的抗凍水泥的制備方法為:
在75kg水泥熟料中加入粉煤灰8kg,石膏3kg,氯化鈉0.8kg,氯化鉀0.6kg,硫酸鈉1.0kg,硝酸鈉0.8kg,亞硝酸鈉0.5kg,磷酸二氫鉀1.8kg,礦渣1.5kg,共同磨細制成水泥制品。
實施例3
本發明的抗凍水泥的配方如下:?????水泥熟料85kg,粉煤灰12kg,石膏5kg,氯化鈉1.0kg,氯化鉀0.5kg,硫酸鈉0.8kg,硝酸鈉1.0kg,亞硝酸鈉0.6kg,磷酸二氫鉀1.6kg,礦渣1kg。
本發明的抗凍水泥的制備方法為:
在85kg水泥熟料中加入粉煤灰12kg,石膏5kg,氯化鈉1.0kg,氯化鉀0.5kg,硫酸鈉0.8kg,硝酸鈉1.0kg,亞硝酸鈉0.6kg,磷酸二氫鉀1.6kg,礦渣1kg,共同磨細制成水泥制品。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正菱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柳州正菱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262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