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粒狀硫酸銨產品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02046.3 | 申請日: | 2013-12-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93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游光剛;付勇;徐春;李宇琴;石彪;朱勝;劉江;羅川湖 | 申請(專利權)人: | 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C3/00 | 分類號: | C05C3/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 地址: | 550002 貴州省貴陽***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粒狀 硫酸銨 產品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肥料,具體是一種硫酸銨產品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粒狀硫銨的生產方法有三種:一是擠壓法,二是氨酸法,三是溶液法。在溶液法造粒技術中,硫銨料漿因粘性過底,難以通過噴漿造粒得到要求的2-4mm產品,必須要在料漿中加入一定劑量的造粒輔助劑提高其造粒特性才能達到生產2-4mm硫銨產品的要求。現有的生產過程中,主要是加入粉狀MAP作為造粒輔助劑,但由于生產粉狀MAP的成本較高,從而增加了生產粒狀硫酸銨的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粒狀硫酸銨產品的生產方法。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是利用磷酸和氣氨代替粉狀MAP加入收集槽與硫銨料漿混合,然后造粒;具體步驟如下:在收集槽內,將磷酸和氣氨按4:1的比例加入硫銨料漿中,通過收集槽內的攪拌器充分混合均勻,并通過引入槽內的蒸汽管對混合后的料漿升溫,確保全部溶解;然后將料漿打入反應器,并經過噴漿泵送至造粒工段造粒。
本發明的優點:采用本發明的方法能減少勞務,還能節省粉狀MAP?的編織袋,降低成本,并且利用磷酸可以溶解部分硫銨晶體,從而提高硫銨料漿密度,提高產品強度,提高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的制漿工段流程圖:
圖中:1-1#收集槽;2-2#收集槽;3-1#液下泵;4-2#液下泵;5-蒸發器;6-降膜除沫器;7-反應器;8-列管加熱器;9-加壓循環泵;10-1#進酸管道;11-2#進酸管道。
具體實施方法
(一)原料:
1、硫銨料漿:含水率53%,PH值:3~5,N>19.8%,S>21.5%;
2、磷酸:酸濃度24.94%,密度1.268g/cm3;
3、氣氨。
(二)配比計算:
產品含P2O5量銨2.5%計,硫銨含水量銨53%計,(根據生產經驗計算得出1噸產品需要硫銨料漿2.1?m3);經計算得出1噸產品需加入P2O5?0.079m3,既1?m3硫銨料漿需加入磷酸0.0376?m3,比例為:1000:37。
(三)實驗室試驗
實驗一:
1、取硫銨料漿500ml,密度1.26×103kg/m3,靜置10分鐘后晶體大約25%;
2、取硫銨料漿500ml,密度1.26×103kg/m3,逐漸加入磷酸,晶體逐漸溶解、變細;
實驗二:
1、取硫銨料漿200?ml,密度1.19×103kg/m3,靜置10分鐘后無晶體析出,pH值6;
2、取硫銨料漿200?ml,密度1.19×103kg/m3,加入磷酸7.5?ml,經攪拌均勻后,無晶體析出,pH值為3.5。
(四)生產試驗
1、開始在收集槽按每小時1方加入磷酸,攪拌后打入加壓反應器,然后經過噴漿泵送至造粒工段造粒。
2、利用磷酸與氣氨反應生成的磷酸一銨代替粉狀MAP作為造粒輔助劑,造粒效果較為理想。其中磷酸加入收集槽,再打進反應器,氣氨從列管加熱器進口補入反應器內。
3、正常生產工藝控制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20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