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01280.4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8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春苗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22 | 分類號: | 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張天舒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 面板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裸眼3D顯示器,其最基本的做法是通過光柵100將畫面分割成適合左、右眼的兩個不同角度的圖像(也即是二視點裸眼3D顯示器),呈現給用戶多個相互間隔的左視區101和右視區102。當用戶左眼位于左視區101,右眼位于與左視區101相鄰的右視區102時,用戶左眼能看到對應的左眼圖像,右眼能看到對應的右眼圖像,左眼圖像和右眼圖像是一對立體圖像,這樣大腦就可以將他們融合成3D畫面,用戶就享受到3D立體畫面。
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在常規的3D顯示裝置的設計中,通常通過調整光柵常數,以調整左視區101和右視區102(也就是單視區)的范圍與人的瞳距(一般人的瞳距在65mm左右)相同,對于二視點裸眼3D顯示器而言,用戶正常觀看的區域僅占50%,不可避免產生“死區”?!八绤^”也即是說在用戶頭部動作時,左眼位于右視區102,右眼位于左視區101,此時無法觀看到3D立體圖像,還會產生眩暈、眼脹等不良反應。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包括,針對現有的上述3D顯示裝置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視覺效果好,體積輕薄的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示面板,其包括光柵,所述光柵的光柵常數設置為使得所述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范圍為130-195mm。
本發明的顯示面板,通過調整光柵常數以改變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也就是每個光柵常數對應一個單視區的寬度值。本實施例中將單視區的范圍擴大至130-195mm,也就是每個相鄰的左視區和右視區的范圍均在130-195mm,此時在如圖2所示的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左眼對應左視圖,右眼對應右視圖,此時觀看到的圖像呈現3D立體效果,而在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以外的其他區域,由于單視區的范圍變大,此時在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以外的部分區域(也就是緊挨著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的位置)左眼可以看到左視圖,右眼也可以看到左視圖;或者右眼可以看到右視圖,左眼也可以看到右視圖,此時觀看到的圖像為2D圖像。與現有的3D顯示面板中將通過調整光柵常數將每個單視區的寬度設定為人眼瞳距的值,也就是在65mm左右相比,本發明將原有的部分“死區”位置顯示2D畫面,進而,在視覺上改善了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的3D顯示效果,而且將“死區”位置相應向兩個相鄰的單視區中間區域以外移,增大了整體連續觀看的視角。
優選的是,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設于背離所述光柵的出光面的一側。
進一步優選的是,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多個子像素彩膜,每個所述子像素彩膜的寬度在40um-100um之間。
更進一步優選的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所述彩膜基板與光柵之間的距離:
H=P/L×S,其中,H為所述彩膜基板與光柵之間的距離,P為每個所述子像素彩膜的寬度,S為用戶與顯示面板間的距離,該距離在200mm-400mm之間,L為單視區的寬度。
優選的是,所述顯示面板為手機面板。
解決本發明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上述顯示面板。
由于本發明的顯示裝置包括上述顯示面板,故其顯示效果較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3D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3為現有的3D顯示面板串擾的白光亮度分布曲線;以及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顯示面板串擾的白光亮度分布曲線。
其中附圖標記為:100、光柵;101、左視區;102、右視區;200、彩膜基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包括光柵,所述光柵100的光柵常數設置為使得所述顯示面板的單視區的寬度范圍為130-195mm。其中,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多個相鄰的左視區101和右視區102,每個左視區101或右視區102稱為一個單視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12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激光光路自動準直裝置
- 下一篇:一種巖石預應力膨脹錨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