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磨粉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700975.0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9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勇棠;韋林;王大紅;陳文勇;吳坤;張斌;唐毅;楊艷玲;廖珺;羅炳鈞;甘達淅;鄧釗;黃海建;蘭偉幸;梁剛毅 | 申請(專利權)人: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2C4/06 | 分類號: | B02C4/06;B02C7/18;B02C7/14;B02C4/42;B02C7/16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榮久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李志華 |
| 地址: | 545006 廣***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磨粉機 | ||
技術領域
本使用新型涉及到粉類加工機械,特別是一種適用于玉米、大豆、小麥等糧食作物加工的新型磨粉機。
背景技術
現在使用和市場上銷售的磨粉機,大多都是一級磨粉機,其磨粉原理為動磨盤與靜磨盤之間的摩擦進行磨制,此類磨粉機存在的問題一是安裝、拆卸、操作不方便,二是不能一次性將一些較硬的糧食作物磨制細小,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磨粉機,以克服已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磨粉機,包括機架、攪龍軸、輥磨、磨粉機頭和傳動機構,所述輥磨安裝在機架之機座的一側,磨粉機頭安裝在機座的另一側,所述攪龍軸安裝在攪龍軸通道內,輥磨的出料口通過攪龍軸通道與磨粉機頭的進料口連通,所述傳動機構安裝在靠近輥磨的機座一側;所述輥磨包括安裝在輥磨機殼內的主動輥、和從動輥,所述主動輥的上方設有進料斗,所述主動輥通過與其連接的主動輥軸與傳動機構轉動連接,所述從動輥位于主動輥下方,從動輥下方與攪龍軸通道的一端對接;所述磨粉機頭包括定磨盤、一級動磨盤和二級動磨盤,所述定磨盤為喇叭狀結構,其喇叭小口端與攪龍軸通道對接,所述一級動磨盤和二級動磨盤均為圓錐形結構,所述一級動磨盤和二級動磨盤同軸依次安裝在定磨盤內,連接一級動磨盤和二級動磨盤的磨盤軸與攪龍軸同軸心連接;?
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電機、小皮帶輪、大皮帶輪、傳動軸、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所述傳動軸與攪龍軸同軸心連接,所述大皮帶輪與主動齒輪依次安裝在傳動軸上,所述大皮帶輪通過皮帶和小皮帶輪與電機轉動連接,所述主動齒輪與安裝在主動輥軸上的從動齒輪嚙合,所述傳動軸在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攪龍軸、磨盤軸以及主動輥軸同步轉動、從而帶動輥磨和磨粉機頭轉動。
其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一級動磨盤和二級動磨盤的錐面與定磨盤的內喇叭錐面之間有一從里向外逐漸變小的錐縫,即一級動磨盤與定磨盤錐面之間的間距大于二級動磨盤與定磨盤錐面之間的間距。
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本發明之一種新型磨粉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之一種新型磨粉機,具有輥磨和磨粉機頭,糧食作物首先進入輥磨,經主動輥和從動輥破碎后經攪龍軸通道輸送到磨粉機頭,由一級動磨盤和二級動磨盤依次與定磨盤進行研磨,按照破碎、粗磨、細磨階段來分級研磨,可使研磨物足夠細小、質量高;
2.使用本發明之一種新型磨粉機,只需一次進料,經過自動送料將一些較硬的糧食作物磨制細小,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3.本發明之一種新型磨粉機,通過調節一級動磨盤和二級動磨盤安裝在磨盤軸上的間距,可調節磨盤間隙大小,從而可適應不同大小粉末顆粒研磨的需求;
4.本發明之一種新型磨粉機只需一個電動機帶動,結構簡單、緊湊,壽命長、成本低,安裝、維護和操作都十分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之一種新型磨粉機的技術特征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圖2:本發明之一種新型磨粉機結構示意圖:
圖1—主視圖(剖視),圖2—左視圖;
圖3:輥磨結構示意圖(剖視);
圖4:磨粉機頭結構示意圖(剖視)。
圖中:?
1—機架,2—出料盤,3—磨粉機頭,?31—二級動磨盤,32—一級動磨盤,33—定磨盤,34—錐縫,35—磨盤軸,4—攪龍軸,41—攪龍軸通道,5—機座,6—輥磨,61—從動輥軸,62—軸承,63—從動輥,64—主動輥軸,65—主動輥,66—輥磨機殼,7—進料斗,8—從動齒輪,9—主動齒輪,10—大皮帶輪,11—傳動軸,12—皮帶,13—小皮帶輪,14—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磨粉機,包括機架1、攪龍軸4、輥磨6、磨粉機頭3和傳動機構,所述輥磨安裝在機架之機座5的一側,磨粉機頭安裝在機座的另一側,所述攪龍軸安裝在攪龍軸通道41內,輥磨的出料口通過攪龍軸通道與磨粉機頭的進料口連通,所述傳動機構安裝在靠近輥磨的機座一側;
所述輥磨6包括安裝在輥磨機殼66內的主動輥65、和從動輥63,所述主動輥的上方設有進料斗7,所述主動輥通過與其連接的主動輥軸64與傳動機構轉動連接,所述從動輥位于主動輥下方,從動輥下方與攪龍軸通道41的一端對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柳州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09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