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簇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700525.1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57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明(設計)人: | 阮鵬;張劍輝;舒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海博思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15/00 | 分類號: | H02J15/00;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10008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控制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網儲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簇控制器。
背景技術
隨著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發電方式的不斷推廣,在電力系統中越來越迫切地需要配置儲能系統來平滑新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利用蓄電池構建儲能系統成為主流解決方案。電網儲能系統由幾千只甚至數萬只單體電池通過串并聯組成,如何管理和控制好如此大規模的電池組不僅關系到儲能系統的性能、壽命,更關系到該系統的運行安全性。
圖1為儲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儲能系統主要由三層結構組成:第一層由電池串控制器組成,該設備實時采集各個單體電池的電壓、電流、內阻等信息,同時通過主動式引導電池間的電量轉移,來達到各個單體電池的電量均衡;第二層由電池簇控制器組成,該設備實時采集各個電池串的溫度、電流、電壓等信息,實時計算各電池串的剩余容量(State?of?Charge,簡稱SOC)和各電池簇的SOC,并通過控制各個電池串的散熱風扇,實現單體電池間的溫度均衡,確保電池系統的整體均衡性和運行安全性;第三層由儲能系統主控器組成,該設備實現整體儲能系統的管理功能,制定總體的控制策略和均衡策略。一般來說,第一層電池串控制器和第二層電池簇控制器之間采用控制器局域網(Controller?Area?Network,簡稱CAN)通信方式,而第二層電池簇控制器和第三層儲能系統主控器之間采用以太網通信方式。
現有技術中,電網儲能系統中采用的電池簇控制器一般沿用了電動汽車用的電池簇控制器。圖2為現有技術中電池簇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電池簇控制器包括:中央處理單元21,分別與中央處理單元21電連接的開關電源22、CAN總線收發器23、風扇控制接口24、模擬量采集接口25和以太網接口26,與開關電源22電連接的電源接口27,以及與CAN總線收發器23電連接的CAN總線接口28。
但現有技術存在如下缺點:電網儲能系統中包括幾千只甚至數萬只單體電池,電磁輻射干擾強度大,而現有技術中采用的電動汽車的電池簇控制器無法滿足電網儲能系統中抗大信號電磁輻射干擾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池簇控制器,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無法滿足電網儲能系統中抗大信號電磁輻射干擾的要求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池簇控制器,包括中央處理單元、開關電源、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收發器、風扇控制接口、模擬量采集接口、以太網接口、電源接口和CAN總線接口,且所述中央處理單元分別與所述開關電源、所述CAN總線收發器、所述風扇控制接口、所述模擬量采集接口和所述以太網接口電連接,所述電源接口與所述開關電源電連接,所述CAN總線接口與所述CAN總線收發器電連接,還包括:金屬機殼;
所述中央處理單元、所述開關電源和所述CAN總線收發器設置在所述金屬機殼構成的密閉空間內;
所述風扇控制接口、所述模擬量采集接口、所述以太網接口、所述電源接口和所述CAN總線接口分別與所述金屬機殼連接。
本發明提供的電池簇控制器,通過接地連接的金屬機殼構成密閉空間,對密閉空間內的電池簇控制器形成一個等電位屏蔽機殼,對電網儲能系統中的大信號電磁輻射干擾具有很好的阻隔作用,因此能夠滿足電網儲能系統中抗大信號電磁輻射干擾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儲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電池簇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電池簇控制器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供的電池簇控制器又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3為本發明提供的電池簇控制器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該電池簇控制器包括:中央處理單元21、開關電源22、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收發器23、風扇控制接口24、模擬量采集接口25、以太網接口26、電源接口27和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接口28,且中央處理單元21分別與開關電源22、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收發器23、風扇控制接口24、模擬量采集接口25和以太網接口26電連接,電源接口27與開關電源22電連接,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接口28與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收發器23電連接,還包括:金屬機殼31;
中央處理單元21、開關電源22和控制器局域網CAN總線收發器23設置在金屬機殼31構成的密閉空間內,且金屬機殼31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海博思創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海博思創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70052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