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癌癥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98698.4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56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陶錚;段俊國;路雪婧;張富文;李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715 | 分類號: | A61K31/715;A61P35/00;A61K31/70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癌癥 藥物 組合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領域,涉及一種治療癌癥的藥物組合物,特別是涉及一種以中藥飲片提取物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療癌癥的藥物組合物及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腫瘤是機體在各種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某一個細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對其生長的正常調控,導致其克隆性異常增生而形成的異常病變,惡性腫瘤又稱為癌癥。現代醫學對于腫瘤的治療常常以手術、化療或放療為主。手術可切除腫瘤組織,化療和放療通過殺死腫瘤細胞而使腫瘤縮小或消失。針對其不同的發病機制,已研發出不同的抗腫瘤藥品。
ZL201110020278.1公布了一種治療癌癥的組合物,該藥物組合物包含有蟾衣、刺五加提取物和蝙蝠蛾擬青霉菌絲體三種活性組分,所適用的癌癥為肝癌、肺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鼻咽癌、卵巢癌、膀胱癌、直腸癌、宮頸癌、皮膚癌、腦癌、骨癌和淋巴癌等。ZL201110158035.4公布了一種治療癌癥的藥物組合物、藥物制劑及應用和制法,該藥物組合物包含有人參、黃芪、刺五加及斑蝥單體成分,用于治療原發性肝癌、肺癌、直腸癌、惡心淋巴瘤和婦科惡心腫瘤等。
黃芪為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生于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其化學成分為黃芪皂苷、黃芪甲苷、黃芪多糖及及氨基酸、亞油酸、生物堿、膽堿等。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菌核,主產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其主要化學成分是茯苓多糖、三萜類化合物茯苓酸、松苓酸和脂肪酸類。現代科學對于黃芪、茯苓的化學成分及每個成分的藥理藥效研究目前已較為深入,但對于復方配伍則研究較少,未見黃芪甲苷和茯苓多糖進行配伍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由天然藥用原料的有效成分或其藥用原料提取物組合而成的具有治療癌癥的藥物組合物。該藥物組合物具有療效好,無毒副作用,不易產生耐受性,服用方便,適用于多種癌癥患者。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該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和用途。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該藥物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及重量比組成:黃芪甲苷1~20重量份,茯苓多糖5~30重量份;優選地,黃芪甲苷5~15重量份,茯苓多糖10~25重量份優選地,黃芪甲苷10~12重量份,茯苓多糖15~20重量份優選地,優選地,黃芪甲苷10重量份,茯苓多糖15重量份。
本發明所述的黃芪甲苷為中藥飲片黃芪中提取分離后得到的提取物。
本發明所述的茯苓多糖為中藥飲片茯苓中提取分離后得到的提取物。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根據制藥領域的常規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藥劑學上所述的劑型;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通過口服、吸入或腸外給藥的方式施用于患者。口服給藥時可以制備成片劑、泡騰片、膠囊劑、粉劑、顆粒劑、糖漿或口服液等;在腸外給藥時可以制備成凍干粉針及注射液等。
為使上述劑型能夠實現,需在制備這些劑型時加入藥學可接受的輔料,例如:填充劑、崩解劑、潤滑劑、助懸劑、粘合劑、甜味劑、矯味劑、防腐劑、基質等。填充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乳糖、甘露醇、甲殼素、微晶纖維素、蔗糖等;崩解劑包括:淀粉、預膠化淀粉、微晶纖維素、羧甲基淀粉鈉、交聯聚乙烯吡咯烷酮、低取代羥丙纖維素、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等;潤滑劑包括:硬脂酸鎂、十二烷基硫酸鈉、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懸劑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微晶纖維素、蔗糖、瓊脂、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粘合劑包括,淀粉漿、聚乙烯吡咯烷酮、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甜味劑包括:糖精鈉、阿斯帕坦、蔗糖、甜蜜素、甘草次酸等;矯味劑包括:甜味劑及各種香精;防腐劑包括:尼泊金類、苯甲酸、苯甲酸鈉、山梨酸及其鹽類、苯扎溴銨、醋酸氯乙定、桉葉油等;基質包括:PEG6000,PEG4000,蟲蠟等。
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S1:按前述組分及重量比稱取原料;S2:將原料混合均勻后,加入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制備成藥學上常用的藥物制劑。
本發明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在制備治療癌癥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所述的癌癥為鼻咽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腸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宮頸癌。
本發明所選用的初始原料黃芪和茯苓為2010版《中國藥典》第一部收載的中藥或其炮制品。其中黃芪具有補氣升陽、益氣固表、托毒生肌的功效,茯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中醫藥大學,未經成都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86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四軸調整機構
- 下一篇:尾氣冷凍回收處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