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97167.3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63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周麗連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麗連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譽威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曉玲 |
| 地址: | 530001 廣西壯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豆杉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栽培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紅豆杉又名紫杉、赤松柏,是常綠喬木,小枝秋天變成黃綠色或淡紅褐色,葉條形,雌雄異株,種子扁圓形。種子用來榨油,也可入藥。
紅豆杉屬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高30m,干徑達1m。葉螺旋狀互生,基部扭轉為二列,條形略微彎曲,長1-2.5cm,寬2-2.5mm,葉緣微反曲,葉端漸尖,葉背有2條寬黃綠色或灰綠色氣孔帶,中脈上密生有細小凸點,葉緣綠帶極窄,雌雄異株,雄球花單生于葉腋,雌球花的胚珠單生于花軸上部側生短軸的頂端,基部有圓盤狀假種皮。種子扁卵圓形,有2棱,種卵圓形,假種皮杯狀,紅色。
紅豆杉生物學特性對生態環境要求高,一般成樹要生長100-250年。1996年統計數字顯示,云南野生紅豆杉占全國總數的55%,其中麗江就存活著110萬棵。紅豆杉為多年生常綠喬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長時間短。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枝葉茂盛,萌發力強,耐低寒,能耐-25℃的低溫。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可以栽種。生長快,年生長實測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國內紅豆杉(中國紅豆杉、云南紅豆杉等)的300~700%生長量。3~4年生生物量積累為600~800單位每株每年,5年生時產鮮原料1.5kg以上,可用于提煉紫杉醇。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葉,其生物量大于頭年采收量。
野生紅豆杉生長條件近乎苛刻、生長地域窄小,對氣候條件要求嚴格,為什么能在乳源山區能有如此茂盛的生長群落?據當地研究保護該樹種多年的專家莫貽濱稱,獨特的地理位置環境、濕潤潮濕的氣候、良好的生態環境、當地群眾大力保護缺一不可。大橋鎮屬高寒石灰巖山區,平均海拔高度達800米以上,晝夜溫差達7℃,全年平均氣溫只有17℃,春夏季氣候濕度較大,很適合紅豆杉生長。
紅豆杉南北各地均適宜種植,具有喜蔭、耐旱、抗寒的特點,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喜酸性土壤,可與其他樹種或果園套種,管理簡便,其中東北紅豆杉,它是第四紀冰川遺留下的古老樹種,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頑強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萬年。它不但側根發達、枝葉繁茂、萌發力強、而且適應氣候范圍廣、對土質要求寬,還耐修剪、耐寒、耐病蟲害。而且可以長成高大的喬木、有的單株甚至可以生長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藥用品種,還可以用做綠化品種,東北紅豆杉在民間傳說中,素有“風水神樹”之稱。
紅豆杉的根、莖,葉、果都是寶,以紅豆杉植株為主要原料提取的紫杉醇,具有極好的抗癌作用。主要用于晚期乳腺癌、晚期卵巢癌、食道癌、鼻咽癌、膀胱癌、淋巴癌、前列腺癌、惡性黑色素瘤和頭頸部腫瘤、上胃腸道癌、小細胞性和非小細胞性肺癌的治療。經驗證明,紫杉醇具有獨特的抗腫瘤機制和顯著的抑制腫瘤的作用。紅豆杉中含有大量紫杉堿二萜化合物,紫杉寧、紫杉寧A、紫杉寧H、紫杉寧K、紫杉寧L、紫杉堿、紫杉素、金松黃酮、坡那留酮A、蛻皮留酮、金松雙黃酮、揮發油、紫杉酚、糖等,可通經、利尿、降血壓、降血糖、抗白血病、抗腫瘤,并對治療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有顯著效果。紅豆杉的假種皮酸甜可口,種子可榨油。
紅豆杉的藥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謝衍生物-紫杉醇。根椐方唯碩博士(方唯碩,1997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物化學博士曾師從于梁曉天教授)的研究結果,紫杉醇最早是從短葉紅豆杉的樹皮中分離出來的抗腫瘤活性成份,是治療轉移性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最好藥物之一,同時對肺癌、食道癌也有顯著療效,對腎炎及細小病毒炎癥有明顯抑制。紫杉醇的抗癌機理是:紫杉醇能與微量蛋白結合,并促進其聚合,抑制癌細胞的有絲分裂,有效阻止癌細胞的增殖。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紅豆杉的的藥用價值,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能快速培育出紅豆杉的栽培方法。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紅豆杉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地施肥,選擇疏松、富含腐殖質、呈中性或微酸性的高山臺地、溝谷溪流兩岸的深厚濕潤性棕壤、暗棕壤為好,深翻、整平,備用;
2)播種催芽,選擇貯藏1年后且有25-30%裂口現白的種子,放在0.15-0.2%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消毒7-12分鐘,再用清水沖洗干凈,晾干水后均勻的播在溝內;播種后,挖取松林下帶有菌根并過篩的黃壤土覆蓋種子,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度;
3)移栽,將1-2年的種子育苗,苗高長至30-50厘米即可移栽,移栽時間在10-11月份或2-3月份萌芽前進行,每穴栽苗1-2株,并澆水,且適當遮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麗連,未經周麗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71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