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防結塊自吸濕聚乙稀薄膜包裝袋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96366.2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40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任柏成;楊福馨 | 申請(專利權)人: | 蚌埠藍天塑料包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2B27/32 | 分類號: | B32B27/32;B32B27/18;B65D65/4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塊 吸濕 聚乙稀 薄膜 裝袋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塑料包裝材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止袋內顆?;蚍勰┊a品結塊的自吸濕聚乙稀薄膜包裝袋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無水精細化工原料及食品類、化肥類產品,以無水檸檬酸顆粒為例,加工中是經過脫水處理的,但是在包裝的過程中由于接觸到空氣,會帶入少量的游離水分進去,另外包裝袋薄膜本身具有一定的水蒸氣透過性和氧氣透過性,現有聚乙烯薄膜的水蒸氣透過率>2.0×10-9cm3/(cm2?24h?0.1Pa),氧氣透過率>1.2×10-9cm3/(cm2?24h?0.1Pa),存放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結塊,失去原有顆?;蚍勰┑牧鲃有裕苯佑绊懙疆a品的性能和銷售,特別是出口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經歷不同氣候條件,進一步縮短了產品的結塊時間,這種結塊現象是我國包裝行業所存在的一大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聚乙稀薄膜包裝袋存在內部包裝物易結塊的不足,?提供一種防止袋內顆粒或粉末化學產品結塊的具有自吸濕功能的聚乙稀薄膜包裝袋。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薄膜包裝袋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防結塊自吸濕聚乙稀薄膜包裝袋,所述聚乙稀薄膜包括外膜、中膜和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和中膜均為含有茂金屬聚乙烯的聚乙稀薄膜,所述內層為含有金屬活性離子、茂金屬聚乙烯的聚乙烯薄膜,所述金屬活性離子是由鉀離子、鈉離子、鈣離子組合而成。
進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數計,所述內膜原料成分為:金屬活性離子0.2~0.4%,茂金屬聚乙烯60~74%,其余為低密度聚乙烯,所述金屬活性離子中鉀離子、鈉離子、鈣離子的質量比為1:1:1。
進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數計,所述中膜原料成分為:茂金屬聚乙烯10~30%,低密度5~15%,其余為中密度聚乙烯。
進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數計,所述外膜原料成分為:茂金屬聚乙烯30~50%,中密度聚乙烯10~30%,其余為低密度聚乙烯。
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制備上述防結塊自吸濕聚乙稀薄膜包裝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各層薄膜的母粒原料按照各自組份分別混合均勻,在擠出吹塑機的內冷排氣柱上安裝電暈沖擊機,各層原料熔融塑化后進入同一個口模吹塑擠出圓筒,吹塑擠出的同時開啟電暈沖擊機對內膜進行電擊處理,電擊的電壓為1萬伏~1.5萬伏,使內膜形成穩定的分子間隙網絡結構,經冷卻定型,牽引,收卷和制袋工序制得多層復合薄膜包裝袋。
本發明是在現有聚乙稀原料中嫁接金屬活性離子來調節內膜材料的分子鏈,使得內膜材料得以改性,通過對內膜施行高壓電擊處理,使內薄分子鍵重新排列,并形成穩定的分子間隙網絡空間結構,含有金屬活性離子的分子間隙網絡空間可以長時間有效地吸收袋內有限的水分子和氧氣,實現動態吸收活性功能,同時可以阻斷外部水蒸氣和氧氣的透過;本發明聚乙稀薄膜包裝袋經吹塑薄膜水蒸汽透過率測定儀檢測,在40℃的水中水蒸氣透過率為1.5×10-9cm3/(cm2?24h?0.1Pa),經氧氣透過率測定儀檢測,在40℃的水中氧氣透過率為1.0×10-9cm3/(cm2?24h?0.1Pa),中膜和外膜添加茂金屬聚乙烯,既增加封口的粘合性,又提高了薄膜間的阻隔效果。在同樣的溫度、濕度和壓力條件下,采用本包裝袋和現有聚乙稀薄膜包裝袋進行包裝測試,包裝物為無水檸檬酸顆粒,測試結果:現有聚乙稀薄膜包裝袋內的無水檸檬酸顆粒在60~80天出現結塊現象,本發明包裝袋內無水檸檬酸顆粒至少到了120天仍然沒有發現結塊現象。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蚌埠藍天塑料包裝有限公司,未經蚌埠藍天塑料包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636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疊片機及其疊片方法
- 下一篇:一種孔狀LiFePO4/C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