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溫引射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94861.X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875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立全;耿玉俠;曲建平;張夢娣;李勇;湯明偉;孔祥武;李洪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綠色能源工程技術研發(f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42 | 分類號: | B01D46/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麗英 |
| 地址: | 3004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溫 引射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大型密閉電石爐爐氣凈化工藝中的高溫操作環(huán)境下的引射器。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電石爐氣凈化一般采用負壓換熱,然后送布袋除塵器進行除塵凈化,其工藝流程簡述為:從電石爐抽出粉塵含量為50~150g/Nm3、溫度為600~800℃(瞬時1000℃)的高溫爐氣送至一級空塔+二級旋風冷卻進行降溫,控制電石爐氣溫度≤250℃,用粗爐氣風機增壓送至反吹布袋除塵器進行除塵凈化,凈化后的電石爐氣再增壓送出裝置界區(qū)。
雖然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目前采用的爐氣凈化方法主要是在引進ELkem技術上進行了技術改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還存在如下問題亟待完善和解決:(1)因電石爐氣煙道長、爐氣波動大、爐氣中粉塵和焦油含量高等特點,導致負壓換熱系統(tǒng)壓力降變化頻繁,爐壓僅通過煙道調(diào)節(jié)閥或粗爐氣風機變頻很難控制,無法實現(xiàn)爐壓的相對穩(wěn)定。(2)傳統(tǒng)爐氣凈化采用負壓換熱,且換熱采用空冷器,導致對設備的材質(zhì)及密封要求極高,若一旦因設備老化等原因,空氣將被吸入換熱器中,這將容易導致爆炸,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3)因受電石爐操作的影響,電石爐氣量波動比較大、且頻繁,導致對風機和布袋除塵器操作極不穩(wěn)定,使設備極易損壞,布袋除塵器使用壽命縮短。
針對以上技術難題,爐氣凈化工藝創(chuàng)新采用引射器的結構形式,將回流凈化后的電石爐氣通過引射器噴出,使含塵量高的電石爐氣(600~800℃)控制在≥1200Pa以上,實現(xiàn)了電石爐氣凈化由負壓除塵變壓正壓除塵,同時保證了風量的穩(wěn)定性,為實現(xiàn)安全生產(chǎn)提供了可靠保證。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是能耐600~800℃高溫并且能有效的消除溫差應力的一種高溫引射器。
本發(fā)明的一種高溫引射器,它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連通設置的引射器殼體,第一錐管段、等徑管段以及第二錐管段,所述的第一錐管段后端直徑小于前端直徑,所述的第二錐管段后端直徑大于前端直徑,在所述的引射器殼體前端安裝有爐氣吸入口,在所述的第二錐管段后端安裝有爐氣排出口,動力增壓管從引射器殼體外插至引射器殼體內(nèi),所述的動力增壓管的出口設置在引射器殼體與第一錐管段連通處,設置在引射器殼體外的第一氮氣保護氣體輸入管及第二氮氣保護氣體輸入管的出口與引射器殼體相連通,所述的引射器殼體支撐固定在第一固定支座上,所述的第二錐管段支撐設置在滑動支座上。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
本設備實現(xiàn)了將爐氣凈化工藝由負壓變?yōu)檎龎簝艋蛊洳粌H能夠控制電石爐的爐壓相對穩(wěn)定,提高電石爐的作業(yè)率,增加產(chǎn)量,同時為實現(xiàn)安全生產(chǎn)提供了可靠保證。本引射器主體采用不銹鋼材質(zhì),保證了設備高溫操作的機械性能和穩(wěn)定性,同時采用一端配置滑動支座,使設備引射器沿軸向自由伸縮,使溫差應力得以釋放,最大程度上消除了高溫操作下的溫差應力,進而保證了設備的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高溫引射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所示的高溫引射器I處的滑動支座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詳細描述。
如附圖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高溫引射器,它包括沿水平方向依次連通設置的引射器殼體3,第一錐管段9、等徑管段10以及第二錐管段11,所述的第一錐管段后端直徑小于前端直徑,所述的第二錐管段后端直徑大于前端直徑,在所述的引射器殼體前端安裝有爐氣吸入口1,在所述的第二錐管段后端安裝有爐氣排出口4,動力增壓管2從引射器殼體3外插至引射器殼體3內(nèi),所述的動力增壓管2的出口設置在引射器殼體3與第一錐管段連通處,設置在引射器殼體3外的第一氮氣保護氣體輸入管8及第二氮氣保護氣體輸入管6的出口與引射器殼體3相連通,所述的引射器殼體3支撐固定在第一固定支座7上,所述的第二錐管段支撐設置在滑動支座5上。
優(yōu)選的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滑動支座5包括與第二錐管段的殼體在徑向間隔固定相連的多塊環(huán)板立筋5-1,在所述的多塊環(huán)板立筋5-1的圓周方向上間隔固定連接有多塊滑道板5-2,在所述的多塊環(huán)板立筋5-1外套裝有筒體5-3,所述的筒體5-3的外壁與第二固定支座5-4固定相連,每一塊滑道板5-2設置在筒體5-3內(nèi)壁側,當引射器沿軸向伸縮時,所述的滑道板5-2能夠沿筒體5-3內(nèi)壁自由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綠色能源工程技術研發(fā)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天辰綠色能源工程技術研發(f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486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