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固體酸催化劑、其制備方法及雙烯烴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93710.2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89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張賀新;張學全;白晨曦;張春雨;張夢輝;于琦周;畢吉福;代全權;那麗華;董博;胡慶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29/85 | 分類號: | B01J29/85;C07C2/88;C07C11/18;C07C11/12;C07C1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趙青朵 | 
| 地址: | 13002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固體 催化劑 制備 方法 雙烯 化合物 | ||
1.一種固體酸催化劑,包括磷酸硅鋁分子篩和助劑;
所述磷酸硅鋁分子篩中硅、鋁和磷的摩爾比為0.005~2.5:1:0.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酸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劑與磷酸硅鋁分子篩的質量比為0.1~20:10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體酸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硅鋁分子篩由包括硅源、鋁源、磷源和表面活性劑的原料焙燒得到;
所述表面活性劑包括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或兩種。
4.一種固體酸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硅源、鋁源、磷源和助劑原料在溶劑中混合,得到催化劑前軀體;
b)將所述步驟a)得到的催化劑前軀體晶化,得到催化劑中間體;
c)將所述步驟b)得到的催化劑中間體焙燒,得到固體酸催化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源包括硅溶膠、硅凝膠、水玻璃、二氧化硅和正硅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鋁源包括鋁鹽、鋁酸鹽、氧化鋁、烷氧基鋁化合物、假勃母石和擬薄水鋁石中的一種或多種。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源包括磷酸、磷酸鹽、有機磷酸化合物和磷的氧化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晶化的溫度為50℃~400℃;
晶化的時間為大于等于5min。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焙燒的溫度為200℃~800℃;
焙燒的時間為大于等于1h。
10.一種雙烯烴化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具有式(I)所示結構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結構的單烯烴化合物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行縮合反應,得到雙烯烴化合物;
所述催化劑為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固體酸催化劑或權利要求4~9任意一項所述制備方法得到的固體酸催化劑;
其中,R1、R2、R3和R4獨立地選自氫、烷基或芳香基。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R1、R2、R3和R4獨立地選自氫、碳原子數為1~8的直鏈烷基、碳原子數為1~8的支鏈烷基、碳原子數為1~8的直鏈烷基取代的苯基或碳原子數為1~8的支鏈烷基取代的苯基。
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式(I)所示結構的含羰基的化合物和具有式(II)所示結構的單烯烴化合物的摩爾比為1:1~12;
所述固體酸催化劑的質量與具有式(I)所示結構的含羰基的化合物的物質的量比為(1~3)g:1mol。
13.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縮合反應的溫度為230℃~370℃;
所述縮合反應的時間為30min~7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371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瀏覽器的窗口管理方法及窗口管理終端
 - 下一篇:分析體育運動的視頻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