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93560.5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7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史蘇存;劉繼全;陶鳳云;魏新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9/32 | 分類號: | C21D9/32;C21D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陳澤斌 |
| 地址: | 618013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大 重載 齒條 中頻 感應 淬火 工藝 | ||
1.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所采用中頻感應淬火機床的感應器為形狀與齒條的齒槽斷面形狀相適配的仿形感應器,包括如下步驟:
A、將齒條放置在中頻感應淬火機床上;
B、通過感應器對齒條齒槽的齒面和齒根同時進行加熱,齒條加熱區在完成加熱后,在齒條加熱區表層的淬硬層深度范圍內均達到淬火溫度;
C、對齒條完成加熱的加熱區實施風冷,風冷的冷卻速率大于臨界冷卻速率,且風冷后齒條加熱區表面溫度位于馬氏體開始轉變溫度和馬氏體終止轉變溫度之間;
D、在齒條完成風冷后,且經熱傳導作用,在齒條加熱區表層的淬硬層深度范圍內的溫度梯度穩定后,對加熱區實施液冷,完成組織轉變,液冷的冷卻速率大于臨界冷卻速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采用連續感應加熱法,感應器沿齒寬方向運動實施連續感應加熱。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采用單齒連續感應加熱,每次僅對齒條的單條齒槽進行加熱,對齒條的各齒槽分別重復步驟B完成整個齒條的加熱。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頻感應淬火機床設置有與感應器相鄰并隨動的噴淋冷卻裝置;在所述步驟C中,向噴淋冷卻裝置通氣,隨感應器沿齒寬方向的運動對齒條加熱區實施連續風冷;在所述步驟D中,向噴淋冷卻裝置通入冷卻液,隨感應器沿齒寬方向的運動對齒條加熱區實施連續液冷;對齒條的各齒槽分別重復步驟B、步驟C和步驟D完成整個齒條的表面淬火。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冷卻裝置位于感應器的下方,在所述步驟A中,在放置齒條時,齒條的齒寬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在步驟B、步驟C和步驟D中,感應器均沿齒寬方向由下至上運動。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在經感應器實施加熱的同時向噴淋冷卻裝置通氣,隨感應器的運動,同步完成步驟B和步驟C;在完成加熱和風冷后,關閉感應器并停止向噴淋冷卻裝置通氣,然后向噴淋冷卻裝置通入冷卻液,隨感應器的運動完成步驟D。
7.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將兩件齒條背靠背的連接在一起,使兩件齒條構成一個整體,且兩件齒條的齒對稱分布于兩側;在步驟A中將連接在一起的兩件齒條放置在中頻感應淬火機床上,在步驟A的后續步驟中對連接在一起的兩件齒條的對應齒槽進行同步處理。
8.如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采用CrNiMo鑄鋼材料制成。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條采用G35CrNiMo6-6材料制成;步驟B中,要求加熱后,在齒條加熱區淬硬層深度處的溫度為750~950℃;在步驟C中,風冷后齒條表面的溫度為200~400℃。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超大模數重載齒條的中頻感應淬火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C中,向噴淋冷卻裝置通入壓縮空氣;在所述步驟D中,向噴淋冷卻裝置通入水基淬火介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二重集團(德陽)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356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性膠黏劑自動化生產線
- 下一篇:模擬動態環境試驗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