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93479.7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313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24 |
| 發明(設計)人: | 崔丹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派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 | 分類號: | G06F3/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東京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高***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無線 路由器 鍵盤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
背景技術
鍵盤和無線路由器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可缺少的網絡設備,目前的鍵盤的功能比較單一,并不能滿足人們在使用時所需要的一些功能,無線路由器雖然體積比較小,但是在使用時需要一定的空間,并且連接線時常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行走,如鍵盤具有了無線路由器就會解決路由器占用空間和連接線混亂影響到人們正常的活動,同時豐富了鍵盤的功能,也節省了成本的開支。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鍵盤功能單一,不具有無線路由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
為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包括鍵盤殼體,所述鍵盤殼體的背部設有無線路由器本體,所述鍵盤殼體的頂部設有無線路由器的天線,所述的天線與無線路由器本體連接。
上述的鍵盤殼體的背部開設有與無線路由器本體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一遍與鍵盤殼體的側邊相通,所述的無線路由器本體鑲嵌在凹槽中,且所述無線路由器本體的WAN口與凹槽與鍵盤殼體相通的側邊是同一側,的所述的凹槽的槽口的內側設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內插有與其配合的滑板。
上述天線是兩支,分別活動設在鍵盤殼體頂部的左右兩側。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結構簡單,鍵盤帶有無線路由器,豐富了鍵盤的功能,同時節省了空間,解決了連接線混亂的情況,同時有效的節省了成本的開支。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一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結構示意圖。
1、鍵盤殼體;2、無線路由器本體;3、天線;4、凹槽;5;滑槽;6、滑板;7、WAN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克服現有鍵盤功能單一,不具有無線路由器的缺陷,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對一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包括鍵盤殼體1,所述鍵盤殼體1的背部設有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本體2,所述鍵盤殼體1的頂部設有無線路由器的天線3,所述的天線3與無線路由器本體2連接??梢钥闯觯谑褂脽o線路由器時,可以旋轉天線3與鍵盤殼體1垂直,本方案,結構簡單,方便使用,鍵盤上設有無線路由器解決了鍵盤功能單一,無線路由器占用辦公空間,無線路由器連接線混亂影響到人們正常活動的問題,同時省去了購買無線路由器的費用。
其中,所述的鍵盤殼體1的背部開設有與無線路由器本體2配合的凹槽4,所述凹槽4的一遍與鍵盤殼體1的側邊相通,所述的無線路由器本體2鑲嵌在凹槽4中,且所述無線路由器本體2的WAN口7與凹槽4與鍵盤殼體1相通的側邊是同一側,的所述的凹槽4的槽口的內側設有滑槽5,所述的滑槽5內插有與其配合的滑板6,當無線路由器本體2裝入到凹槽4中,可以推動滑板6蓋住凹槽4,當使用無線路由器時。只需要給WAN口7插入網線就可以使用,同時還可以防止灰塵落入到無線路由器上,防止無線路由器在重力的作用下與鍵盤殼體1脫落,本方案,結構簡單,不影響鍵盤的外觀結構,結合的更加的協調合理。
其中,為了無線路由器信號覆蓋的面積更加的大,無線設備接收的信號較強,因此所述天線3是兩支,分別活動設在鍵盤殼體1頂部的左右兩側。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有無線路由器的鍵盤,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鍵盤帶有無線路由器能夠方便人們的工作,同時豐富鍵盤的功能,節省了辦公和生活空間,并且節省了購買無線路由器的成本。
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制,凡是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派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西安派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347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手寫字符的處理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控制開啟方法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