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納光纖組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92542.5 | 申請日: | 2013-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455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明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6/44 | 分類號: | G02B6/44;G02B6/25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非線性光纖領域,尤其涉及具有高非線性特性的微納光纖。
背景技術
微納光纖具有強約束力、強倏逝場、可重構性(超小彎曲半徑)、低連接損耗(與光纖連接)、靈活可控的色散特性等特點。由光纖的非線性系數公式:???????????????????????????????????????????????,可知,光纖的模場直徑越小,其非線性系數越高。減小普通光纖的纖芯半徑并不能實現超小模場面積的光纖,原因是纖芯半徑減小后,其束縛光能力也會下降。采用微納光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已研制出了各種基于微納光纖的無源光子器件,如耦合器、高雙折射光纖、微環諧振器等。
微納光纖通常采用光纖拉錐的方法,將光纖局部拉細,使其外部直徑為微米或亞微米及以下量級。由于光纖外部通常為空氣,其折射率低,而微納光纖折射率高,因此,微納光纖具有高數值孔徑,從而可以在纖芯直徑較小的情況下,保持有效的光傳輸。微納光纖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制作完成后,若沒有對光纖進行保護,光纖的傳輸損耗會隨時間的增長而增大【Adv.?Opt.?Photon.,2009,?1(1):?107-161】。因此,需要對微納光纖進行涂覆,以保護光纖。但這樣又會導致光纖傳輸性能發生變化。
為此,人們也提出了基于微結構光纖構建小纖芯光纖。例如,利用微結構光纖可獲得高數值孔徑的特點,采用占空比的包層和小的纖芯結構,可獲得模場直徑約為1?μm的超小纖芯光纖。由于纖芯面積小,為了有效地束縛光,需要采用特殊的光纖結構,如車輪結構【Applied?Physics?B:?Lasers?and?Optics,2010,?98(2):?371-376】,即盡量增大纖芯周圍空氣孔的尺寸,減小孔之間的材料的厚度等。盡管如此,由于纖芯周圍不可能全部為空氣,支撐材料仍然會增加其模場面積,并對傳輸光的有關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作簡便、性能穩定、具有強束縛光能力的微納光纖組件。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給出微納光纖組件的制造方法,該方法容易操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納光纖組件,包括石英管和光纖,所述光纖穿過所述石英管并在所述石英管兩端保留尾纖;所述光纖通過熔融固定在石英管兩端且位于石英管的中心軸線上;所述石英管和光纖組成的區域經拉錐形成微納光纖區;所述微納光纖區的光纖為微納纖芯。
進一步,所述光纖為單模光纖,所述微納纖芯的長度為1~100?mm,微納纖芯的直徑為0.01~25?μm。所述石英管外徑為250~5000?μm,所述石英管壁厚為20~1000?μm。所述石英管兩端的熔融區填充石英介質柱和石英毛細管。
一種微納光纖組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將光纖中段剝離覆層形成裸光纖區,所述裸光纖區的長度大于石英管長度;
2)將裸光纖區置于石英管內,并在所述石英管兩端口與所述光纖熔融固定,并確保所述光纖在石英管內處于拉直狀態,且所述光纖處于所述石英管兩端的軸線位置;
3)將石英管拉細至原始外徑的1/3~1/50,且確保石英管內的光纖被拉細至所述光纖原始直徑的1/3~1/50。
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對所述裸光纖區的光纖進行預拉錐,所述裸光纖區長度比石英管長度長10~100?mm。
進一步,在所述步驟3)的拉制過程中,在光纖一端輸入激光,在光纖另一端連接光功率計或光譜儀對傳輸光情況進行監測。
進一步,所述石英管外徑為250~5000?μm,所述石英管壁厚為20~100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25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