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車間廢水廢氣排出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91539.1 | 申請日: | 2013-12-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07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世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世華 |
| 主分類號: | B01D46/02 | 分類號: | B01D46/02;B08B15/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116000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間 廢水 廢氣 排出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間廢物排出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廢水或廢氣的排出裝置。
背景技術????在機械加工、木材加工以及飼料加工等領域,由于目前車間的生產能力大,排出的廢水、廢氣或廢物較多,現(xiàn)在車間采取的措施是統(tǒng)一收集,然后統(tǒng)一排出,廢氣、廢水單獨排出,而且采取人工清理的居多,已有的設計基本為大型的回收設備,這種大型設備占用空間,耗能大,成本高。
發(fā)明內容????為解決以上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間廢水廢氣排出裝置,該車間廢水廢氣排出裝置占用空間小,節(jié)省能源,成本低廉,排出效果好,結構簡單,操作便捷。
本發(fā)明主要是采取廢氣和廢水一體化排出的方式,具體方案如下:
本發(fā)明主要包括有集水箱、料斗、排出管道、灰塵輸送管、風機、閥門、下水管、除塵布袋以及排氣管,所述集水箱的頂部開口與料斗相連,所述集水箱的的一側連接與其相連通的排出管道,該排出管道的一端與集水箱相連,另一端與除塵布袋的入口相連,所述排出管道上設有兩個與其相連通的管道,即灰塵輸送管,在灰塵輸送管與除塵布袋之間設風機,風機通過管道與排出管道相連,并在該管道上設閥門;上述除塵布袋與所述風機之間設有一與排出管道相連通的下水管,該下水管上設閥門;所述排出管道靠近除塵布袋位置設閥門,上述除塵布袋的出口與一排氣管相連。
本發(fā)明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廢水統(tǒng)一進入集水箱內,廢氣通過管道接入灰塵輸送管,排水時,關閉除塵布袋附近的閥門,關閉鼓風機與排出管道上閥門,打開排水管上閥門廢水由集水箱經過排出管道由下水管排出;排出廢氣和粉塵時,關閉下水管上的閥門,開啟除塵布袋附近的閥門,開啟鼓風機與排出管道上閥門,廢氣和粉塵有排出管道進入除塵布袋,粉塵雜質由除塵布袋收集,最后統(tǒng)一處理,廢氣由排氣管排出。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1、占用空間小,節(jié)省能源,排出效果好;
2、成本低廉,結構簡單,操作便捷。
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集水箱;2-料斗;3-排出管道;4-除塵布袋;5-灰塵輸送管;6-風機;7-閥門;8-下水管;9-閥門;10-閥門;11-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所示的本發(fā)明的示意圖中,集水箱1的頂部開口與料斗2相連,所述集水箱的的一側連接與其相連通的排出管道3,該排出管道的一端與集水箱相連,另一端與除塵布袋4的入口相連,所述排出管道上設有兩個與其相連通的管道,即灰塵輸送管5,在灰塵輸送管與除塵布袋之間設風機6,風機通過管道與排出管道相連,并在該管道上設閥門7;上述除塵布袋與所述風機之間設有一與排出管道相連通的下水管8,該下水管上設閥門9;所述排出管道靠近除塵布袋位置設閥門10,上述除塵布袋的出口與一排氣管11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世華;,未經王世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15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