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90645.8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102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7 |
| 發明(設計)人: | 許磊;王瑩利;劉中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C15/08 | 分類號: | C07C15/08;C07C11/06;C07C1/20;C07C2/42;B01J31/26 |
| 代理公司: | 沈陽晨創科技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張晨 |
| 地址: | 116023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甲醇 甲醚 二甲苯 丙烯 方法 | ||
1.一種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甲醇或/和二甲醚在反應系統與催化劑接觸進行擇形芳構化反應,生成的產物進入分離系統分離,經分離系統分離得到的富含乙烯的C2-組分返回反應系統,C6+組分進一步分離得到對二甲苯、C3組分進一步分離得到丙烯。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系統由兩個反應區組成,原料甲醇或/和二甲醚在第一反應區與催化劑I接觸進行擇形芳構化反應生成產物A;產物A進入分離系統分離,經分離系統分離后得到的富含乙烯的C2-組分進入到第二反應區與催化劑II接觸進行擇形芳構化反應生成產物B;產物B與產物A混合后進入分離系統分離,經分離系統分離后,富含乙烯的C2-組分返回第二反應區,C6+組分經進一步分離得到對二甲苯,C3組分進一步分離得到丙烯。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系統由兩個反應區組成,首先甲醇或/和二甲醚在第一反應區與催化劑I接觸進行擇形芳構化反應生成產物A;產物A進入分離系統分離,經分離系統分離后得到的富含乙烯的C2-組分進入到第二反應區與催化劑II接觸進行擇形芳構化反應生成產物B;產物B再進入第一反應區與進入第一反應區的甲醇或/和二甲醚一起與催化劑I接觸反應生成產物C;產物C進入分離系統分離;經分離系統分離后,富含乙烯的C2-組分返回第二反應區,C6+組分經進一步分離得到對二甲苯,C3組分進一步分離得到丙烯。
4.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劑I和催化劑II為相同或不相同的催化劑;所述催化劑I或催化劑II中含有ZSM-5沸石分子篩。
5.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劑I或催化劑II為ZSM-5沸石分子篩經金屬調變其酸性,硅氧烷基化合物修飾表面酸性和孔結構得到。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劑、所述催化劑I或催化劑II經金屬調變其酸性后,金屬含量為催化劑總重量的0.1-10wt%;所述催化劑I或催化劑II經硅氧烷基化合物修飾后,Si的擔載量為催化劑總重量的1-10wt%。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屬為銀和鋅的可溶性鹽;所述硅氧烷基化合物結構式如下式所示:
式中,R1、R2、R3和R4為1-10個碳原子的烷基。
8.按照權利要求6或7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中,所述硅氧烷基化合物為硅酸乙酯。
9.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中,第一反應區或第二反應區分別為一個反應器或多個反應器的串聯或并聯;第一反應區與第二反應區之間串聯或并聯。
10.按照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甲醇或/和二甲醚制備對二甲苯和丙烯的方法,其中,所述反應系統由固定床、流化床或移動床的中的任意一種反應器或任意幾種反應器串聯或并聯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9064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