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針治療奶牛產后麻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85904.8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072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7 |
| 發明(設計)人: | 郭亮續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亮續 |
| 主分類號: | A61N1/372 | 分類號: | A61N1/372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鄭晉周 |
| 地址: | 035400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針 治療 奶牛 產后 麻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奶牛飼養中疾病方法,具體為一種電針治療奶牛產后麻痹方法。
背景技術
產后癱瘓(生產癱瘓)是奶牛飼養過程中的一種癥狀。原因是產后奶牛突然發生的一種急性低血鈣癥,屬于嚴重的代謝疾病,特征是知覺減退或消失,四肢麻痹癱瘓臥地,主要發生在營養良好,高產奶牛且多出現在產奶量較高的胎次。主要由于飼料日糧中高鈣低磷缺乏維生素D及分娩大量泌乳而使過多鈣流失引起的奶牛產后癱瘓。是奶牛常見的多發性全身性代謝疾病,發病率一般高達20-25%。奶牛產奶量越高,患產后癱瘓疾病的可能性越大,這給奶牛生產帶來巨大的災害,且可繼發或伴發難產,子宮下垂,胎衣不下,子宮感染,瘤胃鼓氣,酮病,乳腺炎等多種疾病。導致奶牛產奶量下降,繁殖性能降低,高產奶牛淘汰率增高,或者因吸入性肺炎造成窒息死亡。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方法不當就會給奶牛生產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具有相關資料統計,全世界每年因患奶牛產后癱瘓疾病而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多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此病對牛體健康與產奶量的提高有著很大的危害。
常用的牛產后癱瘓的治療有鈣糖治療辦法(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00毫升或者5%氯化鈣注射液1200毫升)可迅速提高血鈣濃度,一般牛的病情在輕度癱瘓時一次可以治愈。用藥劑量應根據個體差異,病情輕重,心臟狀況來選擇,注射的同時應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同時監聽心臟,速度不可過快,病牛恢復正常時,應及時補磷,用磷酸二氫鈉20-30克與10%葡萄糖500毫升緩慢滴注。病牛治愈后應在1-2天內注射維持劑量。
乳房送風療法,用乳房送風器或者連續注射器將奶牛的四個乳頭注入空氣,打入空氣量以乳房皮膚張緊,乳腺基部邊緣清楚,并變厚為標準。打入空氣后為防止空氣溢出可用手指輕捻乳頭肌并栓上一根紗布條,1h后去除。一般打入15-30min即可好轉。但是應該注意的是,送風前金屬過濾筒內要放入消毒紗布或棉花,以過濾空氣,防止感染。打入空氣前使牛臥倒,擠盡乳房乳汁并用酒精消毒乳頭。
靜脈注射療法,一般取10%葡萄糖500-1000ml,5%糖鹽水1000ml,小蘇打液500ml,復方鹽水500-1000ml,10%葡萄糖酸鈣800-1000ml,維生素C注射液30-50ml,安那咖10-20ml,對體內有炎癥的可加入青霉素1600萬IU,鏈霉素800萬IU,一次靜注,連用3d。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奶牛產后麻痹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電針治療奶牛產后麻痹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針治療奶牛產后麻痹方法,使用電針療法,使用電麻機一部,電壓12伏,最大電流強度55毫安,最大頻率110赫茲,在牛的百會穴,進針3-4.5厘米,在腸骨兩側下緣的一掌處的座骨穴,左右穴各進一針6厘米;丹田穴(位置再第一、二脊梁骨的凹陷中)進針2.4-3厘米;三臺穴(第四、五脊梁骨間)進針2.4-3厘米;按照以上穴位進針,扎好后在針柄上分別連接電麻機的兩條輸出導線,打開電麻機開關,使電壓和頻率由低到高逐漸加大,經過1-2分鐘后電壓調治患牛的最大耐受力,
頻率調制穴組處的肌肉少有痙攣或強直性收縮為宜。誘導5-10分鐘當強度頻率達到最大時候,患牛有時候能立即站起來。
結論及效果
患病的奶牛主要癥狀,產后奶牛出現四肢肌肉震顫,感覺過敏,不愿走動,搖頭,磨牙或空嚼,體溫正常或者稍高,后肢強拘,步態不穩,僵硬。嚴重時候,病牛臥地不起,頭偏于一側,頸部彎曲,鼻鏡干燥,四肢末端皮膚冰涼,體溫降低到(36-38.5℃)輕度脫水,心率加快,瘤胃蠕動減緩,常鼓氣,糞便干燥,時常呻吟。
通過65例電針刺激留針5-10分鐘,患牛能站立起來,結合鈣磷糖治療即可痊愈,顯效25例,第二天站立結合常規療法治療,顯效28例,第3-5天電療患牛顯效12例。效果較單純補鈣磷等方法顯著,另外,除了按照本方案治療外,產后飼養管理和初乳期管理很重要,早發現并且及時治療。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電針治療奶牛產后麻痹方法,使用電針療法,使用電麻機一部,電壓12伏,最大電流強度55毫安,最大頻率110赫茲,在牛的百會穴,進針3-4.5厘米,在腸骨兩側下緣的一掌處的座骨穴,左右穴各進一針6厘米;丹田穴(位置再第一、二脊梁骨的凹陷中)進針2.4-3厘米;三臺穴(第四、五脊梁骨間)進針2.4-3厘米;按照以上穴位進針,扎好后在針柄上分別連接電麻機的兩條輸出導線,打開電麻機開關,使電壓和頻率由低到高逐漸加大,經過1-2分鐘后電壓調治患牛的最大耐受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亮續;,未經郭亮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8590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