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兩用地漏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85725.4 | 申請日: | 2013-12-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6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衛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E03C1/29;E03C1/29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兩用 地漏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地漏,尤其是能通過將水密封和旱密封兩種阻臭方式組合設置在同一個地漏中,從而實現水旱雙保險的兩用地漏。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地漏是通過水密封的方式來阻止污水管中的臭氣溢出,但是當密封水揮發后,水密封式的地漏就會喪失阻臭的功能。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水密封式的地漏會因為密封水的揮發而喪失阻臭功能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兩用地漏,該兩用地漏能通過將水密封和旱密封兩種阻臭方式組合設置在同一個地漏中,從而實現水旱雙保險。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包括濾水蓋、存水筒、聯接管、內蓋、密封圈、環形通孔、排水管、進水孔、注入頭和輕質油液。存水筒為桶形結構,在存水筒的筒底開設有中心孔,聯接管插入存水筒的中心孔中并通過外管壁與中心孔的孔壁連接,排水管的下管頭插入聯接管的上管口中并通過外管壁與聯接管的內管壁連接,在排水管的上端開設有若干個垂直貫穿排水管管壁的進水孔。內蓋為倒置的桶形結構,在內蓋的下端口處設置有向內翻轉的環形折邊,內蓋與排水管同軸設置,排水管的上管頭插入內蓋中并與內蓋的頂面垂直連接,內蓋上環形折邊的上表面與聯接管上管口的端面平齊,內蓋環形折邊的內徑大于聯接管的外徑,環形折邊與聯接管之間的縫隙即可構成環形通孔。密封圈為中空的環形套結構,在密封圈上設置有若干個注入頭,密封圈和注入頭均由彈性材料制成,輕質油液由注射器通過注入頭注入密封圈中,注入頭彈性收縮后即可阻止輕質油液外溢。密封圈設置在內蓋與排水管之間的環形空間中并位于環形通孔的上方。濾水蓋連接在存水筒的筒口上,聯接管的下管口與污水管連通。使用中,污水通過濾水蓋、存水筒、環形通孔、進水孔、排水管和聯接管進入污水管中,此時位于內蓋與排水管之間的密封圈向上浮起,而地漏將通過存水筒中的積水阻止污水管中的臭氣外溢。當存水筒中的積水揮發后,內蓋與排水管之間密封圈將自動下落,并封堵在環形通孔上,此時地漏即可通過密封圈阻止污水管中的臭氣外溢。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水密封和旱密封兩種阻臭方式組合設置在同一個地漏中,從而實現水旱雙保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
圖3是圖2的實施例圖。
圖4是圖1的B-B剖面圖。
圖5是圖3的C-C剖面圖。
圖6是本發明密封圈的主視圖。
圖7是圖6的D-D剖面放大圖。
圖中:1.濾水蓋。2.存水筒。3.聯接管。4.內蓋。5.密封圈。6.環形通孔。7.排水管。8.進水孔。9.注入頭。10.輕質油液。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圖2、圖4、圖5、圖6、圖7中,存水筒2為桶形結構,在存水筒2的筒底開設有中心孔,聯接管3插入存水筒2的中心孔中并通過外管壁與中心孔的孔壁連接,排水管7的下管頭插入聯接管3的上管口中并通過外管壁與聯接管3的內管壁連接,在排水管7的上端開設有若干個垂直貫穿排水管7管壁的進水孔8。內蓋4為倒置的桶形結構,在內蓋4的下端口處設置有向內翻轉的環形折邊,內蓋4與排水管7同軸設置,排水管7的上管頭插入內蓋4中并與內蓋4的頂面垂直連接,內蓋4上環形折邊的上表面與聯接管3上管口的端面平齊,內蓋4環形折邊的內徑大于聯接管3的外徑,環形折邊與聯接管3之間的縫隙即可構成環形通孔6。密封圈5為中空的環形套結構,在密封圈5上設置有若干個注入頭9,密封圈5和注入頭9均由彈性材料制成,輕質油液10由注射器通過注入頭9注入密封圈5中,注入頭9彈性收縮后即可阻止輕質油液10外溢。密封圈5設置在內蓋4與排水管7之間的環形空間中并位于環形通孔6的上方。濾水蓋1連接在存水筒2的筒口上,聯接管3的下管口與污水管連通。
在圖2、圖3、圖4、圖5中,使用中,污水通過濾水蓋1、存水筒2、環形通孔6、進水孔8、排水管7和聯接管3進入污水管中,此時位于內蓋4與排水管7之間的密封圈5向上浮起,而地漏將通過存水筒2中的積水阻止污水管中的臭氣外溢。當存水筒2中的積水揮發后,內蓋4與排水管7之間密封圈5將自動下落,并封堵在環形通孔6上,此時地漏即可通過密封圈5阻止污水管中的臭氣外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衛,未經張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8572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收卸罐緩沖平臺
- 下一篇:一種吡蟲啉生物拌種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