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查詢方法及應用查詢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84903.1 | 申請日: | 2013-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149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佳;沈東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刁文魁;唐秀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應用 查詢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互聯網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查詢方法及應用查詢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用戶可通過各種應用商店(如蘋果的App?Store、谷歌的Google?Play、微軟的Windows?Phone以及黑莓的BlackBerry?World等)下載各種應用,用戶可通過自己的移動終端體驗和使用下載的各種應用。這里的應用是指可以在移動終端上運行的應用軟件或游戲。如A用戶感覺甲應用非常好,還可將甲應用推薦給其他的朋友使用,A用戶的朋友一般通過在相應的應用平臺搜索甲應用的應用名即可獲取甲應用。
但是由于移動終端的系統類型比較多,如安卓系統、蘋果系統以及塞班系統等。不同的應用在不同類型系統的支持可能也不同。例如甲應用具有安卓系統的版本,但是卻沒有其他系統的版本。這樣如果用戶在安卓系統的移動終端上向其他朋友推薦甲應用,只有移動終端的系統為安卓系統的朋友可使用該甲應用,移動終端的系統為非安卓系統的朋友由于系統的不支持而無法安裝并使用甲應用,導致應用查詢匹配效率低下。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提升應用查詢匹配效率的應用查詢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應用查詢方法的應用查詢匹配效率比較低下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可提升應用查詢匹配效率的應用查詢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的應用查詢裝置的應用查詢匹配效率比較低下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應用查詢方法,其包括步驟:
接收查詢應用的應用名以及查詢應用的應用平臺類型,并根據所述查詢應用的應用名以及所述查詢應用的應用平臺類型在數據庫中查找所述查詢應用;
如在所述數據庫中無法查找到所述查詢應用,則獲取所述查詢應用的應用功能標簽;以及
根據所述查詢應用的應用功能標簽,從所述數據庫中獲取至少一個與所述查詢應用相應的相近應用。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應用查詢裝置,其包括:
應用名查詢模塊,用于接收查詢應用的應用名以及查詢應用的應用平臺類型,并根據所述查詢應用的應用名以及所述查詢應用的應用平臺類型在數據庫中查找所述查詢應用;
應用功能標簽獲取模塊,用于如所述應用名查詢模塊在所述數據庫中無法查找到所述查詢應用,則獲取所述查詢應用的應用功能標簽;以及
相近應用獲取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查詢應用的應用功能標簽,從所述數據庫中獲取至少一個與所述查詢應用相應的相近應用。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應用查詢方法及應用查詢裝置通過查詢應用的應用功能標簽獲取與查詢應用相應的相近應用,提升了應用查詢匹配效率;解決了現有的應用查詢方法及應用查詢裝置的應用查詢匹配效率低下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應用查詢方法及應用查詢裝置所在的電子設備的工作環境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應用查詢裝置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應用查詢方法的第一優選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的應用查詢裝置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的應用查詢方法的第二優選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的應用查詢方法及應用查詢裝置的具體實施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照圖式,其中相同的組件符號代表相同的組件,本發明的原理是以實施在一適當的運算環境中來舉例說明。以下的說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其不應被視為限制本發明未在此詳述的其它具體實施例。
在以下的說明中,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將參考由一部或多部計算機所執行之作業的步驟及符號來說明,除非另有述明。因此,其將可了解到這些步驟及操作,其中有數次提到為由計算機執行,包括了由代表了以一結構化型式中的數據之電子信號的計算機處理單元所操縱。此操縱轉換該數據或將其維持在該計算機之內存系統中的位置處,其可重新配置或另外以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方式來改變該計算機之運作。該數據所維持的數據結構為該內存之實體位置,其具有由該數據格式所定義的特定特性。但是,本發明原理以上述文字來說明,其并不代表為一種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種步驟及操作亦可實施在硬件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8490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