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的陽極導電橫梁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84184.3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60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建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帝洛森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5C7/02 | 分類號: | C25C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311607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陽極 導電 橫梁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電解、電積或電鍍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的陽極導電橫梁。
背景技術
目前在銅、鋅、鎳、錳、鉛、鈷等金屬電解、電積領域使用的陰陽極極板導電梁形狀為直線形或弓形,為了便于吊裝還設置吊耳。導電梁的主要功能為兩個方面,一是導電功能,為極板提供直流電;二是承載功能,使極板能夠垂直安放在電解槽內。因此,為了實現這兩種功能,就需要極板導電梁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足夠的強度。目前在電解、電積領域,所使用的陰陽極板導電橫梁大部分為全銅、銅鋼復合、銅鈦復合、銅鉛復合或者不銹鋼電鍍銅等材質,其中全銅材質的導電梁不僅價格昂貴,而且銅導電梁與極板的聯接部位(焊接或鉚接)容易斷裂,嚴重影響使用壽命,同時聯接處電阻較高,增加了單位產品電耗;而采用復合工藝制作的導電橫梁,主要存在復合層容易分離、存在明顯界面等缺陷,不僅影響壽命,而且兩種材質之間的接觸電阻較大,增加了單位電解產品的電耗;采用電鍍工藝制造的導電橫梁雖然較好地解決了兩種金屬之間的接觸問題,但是其生產成本較高,而且電鍍工藝的污染較大,同時由于鍍層較薄,其使用壽命也受到限制。因此,開發一種導電良好、使用壽命長的極板導電梁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傳統電解極板導電梁存在的加工成本高、使用壽命短、不同金屬材質之間接觸不緊密等缺陷,提供一種新型的陽極導電橫梁。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新型的陽極導電橫梁,包括導電梁主體和陽極板連接件,導電梁主體采用鋁材作為主要導電通道,在導電梁主體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凹槽形成凹凸形的鋁導電橫梁結構;導電梁主體的端部位置設有用于與母排連接的導電塊,陽極板連接件上設有一組熔合孔,陽極板連接件的上面一部分通過熔合孔熔合連接在導電梁主體內;陽極板連接件延伸在導電梁主體外的下面一部分用于與陽極板焊接連接,焊接縫位置下移到陽極板連接件的下端面。
所述的導電塊包括卡槽和定位孔,通過卡槽嵌合連接在導電梁主體一端或兩端內。
所述的陽極板連接件采用鈦材料,導電塊采用銅材。
本發明有益的效果是:本發明用于銅、鋅、鎳、錳、鉛、鈷等金屬電解精煉或電積提取,主要是通過改進極板導電梁結構,采用導電性能良好的鋁材代替不銹鋼或鈦作為主要導電通道,增加陽極板連接件并采用熔合工藝代替傳統復合工藝,實現導電橫梁與陽極板的有效聯接,以達到降低陽極板電阻、提高了導電橫梁的導電性能、延長陽極板使用壽命的目的,使電解或電鍍過程的單位電耗得到有效降低,從而實現生產成本的降低。同時由于金屬鋁價格低于鈦材,從而還降低了陽極板的制造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陽極板連接件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左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導電塊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導電塊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導電梁主體1,凹槽1-1,導電塊2,卡槽2-1,定位孔2-2,陽極板連接件3,熔合孔3-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這種新型的陽極導電橫梁,包括弓形的導電梁主體1和陽極板連接件3,導電梁主體1采用鋁材作為主要導電通道,在導電梁主體1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凹槽1-1形成凹凸形的鋁導電橫梁結構;導電梁主體1的端部位置設有用于與母排連接的導電塊2,陽極板連接件3上設有一組熔合孔3-1,陽極板連接件3的上面一部分通過熔合孔3-1熔合連接在導電梁主體1內;陽極板連接件3延伸在導電梁主體1外的下面一部分用于與陽極板焊接連接,焊接縫位置下移到陽極板連接件3的下端面,保證了陽極板連接件3和陽極板的有效連接。所述的陽極板連接件3采用鈦材料,導電塊2采用銅材,以增加導電性。
如圖4和圖5所示,所述的導電塊2包括卡槽2-1和定位孔2-2,通過卡槽2-1嵌合連接在導電梁主體1一端或兩端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帝洛森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帝洛森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8418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翻轉卸甑裝置
- 下一篇:一種牡蠣殼?小蘇打抗菌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