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卷揚機構的試驗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84122.2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304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方丹;宋開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99/00 | 分類號: | G01M9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何青瓦 |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卷揚 機構 試驗 平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綜合試驗平臺,特別是涉及一種卷揚機構的試驗平臺。
背景技術
在工程實踐中,卷揚機構有著廣泛地應用,例如在各種起重設備中大量地使用著各種噸位的卷揚機構。
目前,在卷揚機構安裝在其所應用的工作場合之前,卷揚機構通常是直接安裝在具體的整機上,以進行各種測試試驗。然而,這種傳統的試驗方式受制于整機的結構布置和工況,其不能靈活地調整各種不同的工況以對卷揚機構進行測試試驗,需要在不同的整機上以不同的工況對卷揚機構進行測試試驗,因此其試驗成本較高且工作效率較低。此外,這種傳統的試驗方式不能突破單機限制的缺點,也導致無法對卷揚機構的部件以及排繩效果等性能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因此,亟需研究開發出能用于卷揚機構進行各種測試試驗且適合對卷揚機構的部件或者系統進行基礎研究的通用的卷揚機構試驗平臺。
圖1為一種現有的卷揚機構的試驗平臺10的示意圖。如圖1所述,現有的試驗平臺10主要包括塔架11、天梁12、設置在天梁12兩端的第一定滑輪13和第二定滑輪14、以及撐架滑輪機構15。其中,從卷揚機構出來的鋼絲繩16穿過天梁12兩端的第一定滑輪13和第二定滑輪14后連接至配重17。此外,現有的試驗平臺10是通過改變撐架滑輪機構15在塔架11上的縱向位置或者改變撐架滑輪機構15中的滑輪與塔架11之間的橫向位置來調整卷揚機構的出繩角,但是這些調整工作都是在高空中進行的并且需要輔助起重設備(例如,汽車起重機)的協助,因此其效率較低且風險比較高,而且受限于輔助起重設備的工作高度范圍。此外,在更換繞繩倍率或者更換鋼絲繩16時,由于相關的鋼絲繩16一般動輒就上百米或者上千米,其自身的重量極大,因此需要利用輔助起重設備(例如,汽車起重機)將整個天梁12吊裝下來,在合適的地面高度處將鋼絲繩16按要求纏繞好后再將整個天梁12連同鋼絲繩16吊裝至塔架11的頂部,其極其不方便,并且極大地受限于輔助起重設備的工作高度范圍,其塔架11不能太高,否則無法吊裝天梁12。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通用的大噸位卷揚機構試驗平臺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的卷揚機構的試驗平臺,其自身能夠進行吊載,并不需要其他的輔助起重設備來完成吊載,并不受限于其他輔助起重設備的工作高度范圍。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卷揚機構的試驗平臺,其包括豎直設立在地面上的塔架、天梁、塔機上裝、鋼絲繩旋轉驅動裝置和吊具。所述天梁設置在所述塔架上,且所述天梁的相對兩端上分別設置第一滑輪組和第二滑輪組。所述塔機上裝設置在所述天梁上以進行吊載。所述鋼絲繩旋轉驅動裝置設置在地面上并位于所述塔架的一側,而所述吊具位于所述塔架的另一側。其中,從所述卷揚機構出來的鋼絲繩穿過所述鋼絲繩旋轉驅動裝置后,向上延伸,并依次穿過所述第一滑輪組和所述第二滑輪組,然后延伸至所述塔架(110)的另一側的所述吊具。
其中,所述鋼絲繩旋轉驅動裝置包括導向輪和地面定滑輪組,所述卷揚機構與所述導向輪之間的橫向距離可調整,且所述導向輪的設置高度可調整,通過調整所述卷揚機構與所述導向輪之間的橫向距離和/或所述導向輪的設置高度以調整所述卷揚機構的出繩角。
其中,所述天梁包括底座、下支座、第一天梁、第一拉桿、第二天梁和第二拉桿。所述底座用于與所述塔架上端連接;所述下支座設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天梁設置在所述底座的一側,且所述第一天梁的第一端與所述底座的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滑輪組設置在所述第一天梁遠離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拉桿設置在所述第一天梁第二端與所述下支座中的遠離所述底座的一端之間,其中,所述第一拉桿、所述第一天梁、所述底座和所述下支座構成一個三連桿結構。所述第二天梁設置在所述底座的另一側,且所述第二天梁的第一端與所述底座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二滑輪組設置在所述第二天梁遠離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二拉桿設置在所述第二天梁的第二端與所述下支座的遠離所述底座的一端之間,其中,所述第二拉桿、所述第二天梁、所述底座和所述下支座構成一個三連桿結構。
其中,所述第一天梁與所述第二天梁的長度不同,所述第一拉桿與所述第二拉桿的長度不同。
其中,所述天梁進一步包括第一滑輪座和第二滑輪座。其中,所述第一滑輪組安裝在所述第一滑輪座上,且所述第一滑輪座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第一天梁遠離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二滑輪組安裝在所述第二滑輪座上,且所述第二滑輪座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第二天梁遠離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8412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