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球閥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82222.1 | 申請日: | 2013-1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71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周偉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通防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5/06 | 分類號: | F16K5/06;F16K3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球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球閥。
背景技術
?煤塵是煤礦生產中危害最大的隱患之一,在煤礦生產過程中,對于采掘工作面及各運煤轉載點等易產生煤塵的地點,都通過安裝自動噴霧灑水降塵裝置來進行防塵和除塵,目前國內礦用的自動噴霧灑水降塵裝置都采用電機的正反轉工作來控制電動球閥的打開與關閉,以此實現噴霧降塵的自動化控制,如中國發明專利授權公告號CN102213327B?公開的一種“電動球閥結構”,當需要啟用噴淋時,電機正轉以驅動電動球閥開啟,球閥的進、出水口相通,水源經球閥的進水口引入與球閥的出水口相連接的噴淋管,實施噴淋;反之,當要關閉球閥進、出水口的通道時,則電機反轉,使噴淋停止。在該電機正反轉的控制方式中通常由轉換開關控制,控制較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控制較方便的電動球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電動球閥,包括閥體,所述的閥體上設置有進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的閥體內轉動設置有閥桿,所述的閥桿的下端部固定設置有閥芯,所述的閥芯上開設有連通所述的進水口以及所述的出水口的通道,所述的閥芯上端固定設置有撥動桿,所述的閥體上設置有第一限位傳感器以及第二限位傳感器,所述的撥動桿位于所述的第一限位傳感器以及所述的第二限位傳感器之間,所述的閥桿由變頻電機驅動轉動,所述的變頻電機、所述的第一限位傳感器、所述的第二限位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連接。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閥桿與所述的變頻電機的電機軸之間設置有傳動機構。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的電機軸相固定連接的齒輪組、與所述的閥桿相固定連接的傳動齒輪,所述的齒輪組與所述的傳動齒輪相嚙合。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閥體上固定設置有殼體,所述的變頻電機、所述的傳動機構、所述的撥動桿均設置于所述的殼體內。
作為優選地,所述的第一限位傳感器與所述的第二限位傳感器之間的角度為90°。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閥桿在轉動的同時帶動撥動桿轉動,當撥動桿被第一限位傳感器或者第二限位傳感器檢測時,控制器控制變頻電機正轉或者反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示意圖。
其中:1、閥體;2、進水口;3、出水口;4、閥桿;5、閥芯;6、通道;7、撥動桿;8、變頻電機;9、齒輪組;10、傳動齒輪;11、殼體;12、電機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電動球閥,包括閥體1,所述的閥體1上設置有進水口2以及出水口3,所述的閥體1內轉動設置有閥桿4,所述的閥桿4的下端部固定設置有閥芯5,所述的閥芯5上開設有連通所述的進水口2以及所述的出水口3的通道6,所述的閥芯5上端固定設置有撥動桿7,所述的閥體1上設置有第一限位傳感器以及第二限位傳感器,所述的撥動桿7位于所述的第一限位傳感器以及所述的第二限位傳感器之間,所述的閥桿4由變頻電機8驅動轉動,所述的變頻電機8、所述的第一限位傳感器、所述的第二限位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連接。
如圖1所示,所述的閥桿4與所述的變頻電機8的電機軸12之間設置有傳動機構,所述的傳動機構包括與所述的電機軸12相固定連接的齒輪組9、與所述的閥桿4相固定連接的傳動齒輪10,所述的齒輪組9與所述的傳動齒輪10相嚙合。
如圖1所示,所述的閥體1上固定設置有殼體11,所述的變頻電機8、所述的傳動機構、所述的撥動桿7均設置于所述的殼體11內。
如圖1所示,所述的第一限位傳感器與所述的第二限位傳感器之間的角度為90°。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通防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通防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822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