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夾具及校正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81196.0 | 申請日: | 2013-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793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03 |
| 發明(設計)人: | 甘偉國;林彥廷;陳裕彥;黃博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2 | 分類號: | 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嚴慎;支媛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北市汐***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具 校正 方法 | ||
1.一種夾具,該夾具用以校正一光收發模塊,該夾具包括:
一光收發模塊配置區,該光收發模塊適于配置于該光收發模塊配置區上;以及
一弧形結構,該弧形結構以該光收發模塊配置區的位置為圓心,該弧形結構包括:
多個反射區;
多個吸光區,該些反射區與該些吸光區交替排列;以及
一特征區,該特征區為一用以反射的區域或一用以吸光的區域,其中當該特征區為該用以反射的區域時,該用以反射的區域的寬度不同于每一該反射區的寬度,且當該特征區為該用以吸光的區域時,該用以吸光的區域的寬度不同于每一該吸光區的寬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其中該些反射區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同,且該些吸光區的寬度彼此實質上相同。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具,其中該弧形結構包括:
一弧形反射單元,該弧形反射單元以該光收發模塊配置區的位置為圓心且連續地延伸;以及
多個吸光單元,該些吸光單元呈弧狀地排列于該弧形反射單元旁,且位于該弧形反射單元與該光收發模塊配置區之間,其中該些吸光單元分別形成該些吸光區,且該弧形反射單元被所有兩相鄰的該吸光單元之間的間距所暴露出來的部分形成該些反射區與該特征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具,其中除了相鄰于該特征區的二該吸光單元間是間隔一第一間距之外,該些吸光單元皆以一第二間距等間隔排列。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其中該光收發模塊配置區具有一凹陷,以容置該光收發模塊,且該光收發模塊承靠于該凹陷的側壁以作定位。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具,其中該些反射區為后向反射區。
7.一種校正方法,該校正方法用以校正一光收發模塊,該校正方法包括:
使該光收發模塊旁設有多個反射區、多個吸光區及一特征區,該些反射區與該些吸光區交替排列,該特征區為一用以反射的區域或一用以吸光的區域,其中當該特征區為該用以反射的區域時,該用以反射的區域的寬度不同于每一該反射區的寬度,且當該特征區為該用以吸光的區域時,該用以吸光的區域的寬度不同于每一該吸光區的寬度;
使該光收發模塊朝向該些反射區、該些吸光區及該特征區發光,并感測該些反射區、該些吸光區及該特征區的影像;以及
比較該些反射區、該些吸光區及該特征區的實際方位與該些反射區、該些吸光區及該特征區在該光收發模塊的一影像感測面上所形成的影像的位置,以校正該影像感測面上的位置所對應的實際方位。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比較該些反射區、該些吸光區及該特征區的實際方位與該些反射區、該些吸光區及該特征區在該光收發模塊上的該影像感測面上所形成的該影像的位置,以校正該影像感測面上的位置所對應的實際方位的方法包括:
判識出該影像感測面上所形成的該圖像映射于該特征區的一特征影像部分;
將該特征影像部分中的一第一特定點在該影像感測面上的位置與該特征區所對應的一實際基準角度相對應;
判識出該影像感測面上所形成的該圖像映射于該些吸光區的多個吸光影像部分;以及
分別將該些吸光影像部分中的多個第二特定點在該影像感測面上的位置與該些吸光區所分別對應的多個第一實際角度相對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除了相鄰于該特征區的二該吸光區是間隔一第一間距之外,該吸光區皆以一第二間距等間隔排列。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判識出該影像感測面上所形成的該圖像映射于該特征區的該特征影像部分的方法包括:
計算該影像中對應于該些吸光區的該些吸光影像部分的多個影像間距;
計算該些影像間距的平均值;以及
取該些影像間距中大于該平均值者所對應的該影像的部分作為該特征影像部分。
11.如權利要求8或10所述的校正方法,其中比較該些反射區、該些吸光區及該特征區的實際方位與該些反射區、該些吸光區及該特征區在該光收發模塊上的該影像感測面上所形成的該影像的位置,以校正該影像感測面上的位置所對應的實際方位的方法還包括:
將該第一特定點在該影像感測面上的位置與該實際基準角度的一第一對應關系儲存于與該光收發模塊電性連接的一控制板中;以及
將該些第二特定點在該影像感測面上的位置與該些第一實際角度的一第二對應關系儲存于該控制板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8119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