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夾緊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75101.4 | 申請日: | 2013-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72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品朝;賀順成;劉照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成焊寶瑪焊接裝備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強;楊冬 |
| 地址: | 610052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夾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汽車白車身焊裝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白車身零件夾緊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汽車白車身零件焊裝設備的夾緊裝置,要么采用自動方式夾緊,要么采用手動方式夾緊。這兩種夾緊方式都需要有一個獨立的夾緊動力源,在自動方式夾緊裝置中,一般采用氣缸作為其動力源;在手動方式夾緊裝置中,操作人員作為動力源對手動夾鉗中的手柄施加力來完成夾緊裝置的夾緊。
在一些如輸送設備等需要夾緊裝置循環(huán)往復運動的工作環(huán)境中,由于氣缸需要布置氣管,因此采用氣缸等作動力源的自動夾緊裝置不能滿足要求;手動夾緊裝置因為需要操作人員去操作,需要較大的人員操作空間并滿足人機工程學要求,當空間受限或不能滿足人機工程學要求時,手動方式夾緊裝置亦無法滿足需求。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需要氣缸等自動動力源和較大操作空間的夾緊裝置。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夾緊裝置,包括基座、導軌、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均與導軌滑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下方固接有結構相同的緊固件,緊固件由壓緊裝置和固定塊組成;在所述基座上設有滑軌,滑軌通過連接桿與緊固件滑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機械臂和第二機械臂的后側設有擋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無需自動夾緊裝置中的動力源和人工夾緊裝置所需的操作空間和人機工程學要求,消除了傳統(tǒng)夾緊裝置所帶來的種種限制,為汽車白車身焊裝設備提供了一種簡便實用的夾緊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中所示:1-基座,2-導軌,3-第一機械臂,4-第二機械臂,5-緊固件,51-壓緊裝置,52-固定塊,6-滑軌,7-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發(fā)明的夾緊裝置,包括基座1、導軌2、第一機械臂3和第二機械臂4,第一機械臂3和第二機械臂4均與導軌2滑動連接,在所述第一機械臂3和第二機械臂4下方固接有結構相同的緊固件5,緊固件5由壓緊裝置51和固定塊52組成,在所述基座1上設有滑軌6,滑軌6通過連接桿53與緊固件5滑動連接。在工作時,緊固件5跟隨第一機械臂3和第二機械臂4在滑軌6上滑動,當?shù)谝粰C械臂3與第二機械臂4通過導軌2滑動至被加工構件的兩側將構件夾緊后,壓緊裝置51推動固定塊52使其與滑軌6壓緊,固定塊52和滑軌6之間的摩擦力會使第一機械臂3和第二機械臂4固定。采用這種結構的夾緊裝置相較于普通自動和人工夾緊裝置無需固定的動力源和較大的操作空間,簡單實用,適合用于各類汽車白車身加工生產線。
如圖2所示,為了使夾緊裝置和和汽車白車身零件定位更加精確,所述第一機械臂3和第二機械臂4的后側設有擋塊7。增設擋塊7后,可以使用撥叉裝置通過撥動擋塊7來控制第一機械臂3和第二機械臂4至和汽車白車身零件至固定位置。這樣可以消除常規(guī)的人工操作所造成的定位精度低、效率低等缺陷,使夾緊裝置和汽車白車身零件的重復定位更為精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成焊寶瑪焊接裝備工程有限公司,未經(jīng)四川成焊寶瑪焊接裝備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751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適用于圓柱形工件焊接的工裝
- 下一篇:摩擦輪支架焊接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