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纖維填充增強級PC/PET復合材料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73429.2 | 申請日: | 2013-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7107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6-17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同創節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67/02;C08L23/16;C08L23/08;C08K13/06;C08K9/10;C08K7/06;C08K3/04;C08K5/134;C08K5/526;C08K5/103;C25D13/06;B29C47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266555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纖維 填充 增強 pc pet 復合材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碳纖維填充增強級PC/PET復合材料。
背景技術
聚碳酸酯(PC)作為綜合性能優異、用途極為廣泛的重要工程塑料品種,廣泛用于汽車、電子電氣、建筑材料、機械零件、辦公自動化設備、包裝、運動器械、醫療、保健、光盤和家庭用品等領域,但純PC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加工性能較差,易應力開裂,缺口沖擊和低溫韌性差,耐磨性差,硬度低等,從而限制其的應用范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由對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縮聚而成的一種半透明結晶型熱塑性聚酯,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耐熱性、耐化學藥品性、電絕緣性和力學強度高等特性,而且價格低廉,廣泛用于合成滌綸纖維及薄膜制造、民用吹塑,還可以作為工程塑料用于機械、電子、汽車、電器制造和消費品。但是由于PET的玻璃化溫度、熔點比較高,模溫高,成型加工困難、成型周期長,制品表面粗糙、光澤度差,沖擊韌性也不好,吸水性大等缺點,因而大大限制了PET的應用范圍。將PC和PET共混可以互相取長補短,PC/PET復合材料既具有PC剛性和耐熱性,又具有PET的耐溶劑性,是一種綜合性能較為理想的工程塑料,可廣泛應用于汽車、家電、通訊等領域。但是,由于PET是結晶聚合物,PC是非結晶聚合物,PC/PET屬于典型的非晶/結晶共混體系,而且兩者共混對其力學性能有較大影響,在PC/PET體系中添加相適應的增容劑可以較好地解決兩者相容性問題。碳纖維具有高強度、低密度、高耐溫、耐水、耐腐蝕等特點,是一種優異的高強度增強材料,已在軍事及民用工業的各個領域取得廣泛應用。碳纖維填充增強級PC/PET復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比強度,目前國內外對其研究甚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優異力學性能、耐熱性能和電性能的碳纖維填充增強級PC/PET復合材料。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碳纖維填充增強級PC/PET復合材料,其組分按質量百分數配比為:PC?45%~70%、PET?5%~30%、碳纖維5%~15%、增韌劑3%~8%、增容劑1%~4%、抗氧劑0.1%~0.5%、其它助劑0.1%~2%。
所述的PC為雙酚A型芳香族聚碳酸酯,重均分子量為20000~40000g/mol。
所述的PET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特征粘度為0.6~1.0dL/g。
所述的碳纖維為表面經過電化學聚合法活化處理后的碳纖維,其處理工藝為:以碳纖維作陽極、不銹鋼板作陰極,電聚合液為初始陰離子濃度在0.2~3.0mol/L的苯乙烯馬來酸酐、甲基乙烯醚馬來酸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種的銨鹽水溶液,溫度4℃~28℃,循環伏安電位在-0.8~0.3V,處理時間30~200分鐘,使碳纖維表面沉積形成一層聚合膜,并用水清洗和干燥后所得到的碳纖維。
所述的增韌劑為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丙烯腈-乙烯-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ES)、丁腈橡膠(NBR)、熱塑性聚氨酯(TPU)。
所述的增容劑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共聚物。
所述的抗氧劑為受阻酚類抗氧劑1010或1076與亞磷酸酯類抗氧劑168按質量1:2比例的復配物。
所述的其它助劑為潤滑劑、光穩定劑、色母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潤滑劑優選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所述光穩定劑優選受阻胺類光穩定劑GW-944Z或GW-622,所述色母優選炭黑色母。
上述的碳纖維填充增強級PC/PET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PC在鼓風干燥機中于110℃~130℃溫度下干燥3~4小時,PET在130℃~150℃下干燥3~4小時,待用;
(2)、碳纖維表面處理:以碳纖維作陽極、不銹鋼板作陰極,電聚合液為初始陰離子濃度在0.2~3.0mol/L的苯乙烯馬來酸酐、甲基乙烯醚馬來酸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中的一種的銨鹽水溶液,溫度4℃~28℃,循環伏安電位在-0.8~0.3V,處理時間30~200分鐘,使碳纖維表面沉積形成一層聚合膜,并用水清洗和干燥后,待用;
(3)、按重量配比稱取干燥的PC和PET,加入高速混合機中,攪拌2~5分鐘,然后加入按重量配比稱取的增韌劑、增容劑、抗氧劑、其它助劑,繼續攪拌5~30分鐘,使充分混合均勻后出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同創節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同創節能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734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