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功能移動臺車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72439.4 | 申請日: | 2013-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9529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艷東;白順濤;袁偉;章軍福;齊旭燕;李濟州;王貴寶;李保川;趙保江;劉偉峰;孫啟堂;張志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航空港建設集團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10 | 分類號: | E01D19/10 |
| 代理公司: | 小松專利事務所 11132 | 代理人: | 陳祚齡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功能 移動 臺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功能移動臺車,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可以滿足橋外施工、橋外側作業的裝置,同時無需增加任何安全防護設施,對橋下行車、行人、接觸網及高壓線不造成任何影響的施工作業臺車。
背景技術
過去,我國在橋梁建設中,防護欄板、隔音屏障往往與主體結構同時施工,其施工時有足夠的工作面及安全防護設施滿足施工。但對已經竣工完成的橋梁項目再進行各種防護屏,隔音屏的施工由于其已經通車運行,下方將出現車流、客流等情況,特別是在火車站、機場等橋建合一的建筑中在高架橋上增加防護屏等施工變得十分困難,下方是火車線路和高達千伏的高壓接觸網,安全要求程度極高。原有搭設防護后再進行防護屏作業方式將不能實現。可見,設計出一種能夠高度安全、靈活能夠適應現場條件的施工用車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移動臺車,該移動臺車通過懸挑至橋外側的封閉吊籠及安全翻板,徹底解決了施工中安全問題,同時臺車隨施工同步移動,安全靈活,滿足鐵路既有線路上方高架橋上安全施工要求。施工吊籠可上下調節移動,從而改變了施工吊籠單一標高的施工,且該臺車還可以作為設備平臺、實驗平臺使用等,解決了現有臺車單一工作的缺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移動臺車,主要由主體框架配重區(1)和懸挑至橋外側的吊籠(2)組成,其中:移動式臺車(1)配有鋼梁結構架體,主體框架配重區(1)及吊籠(2)全部封閉,吊籠(2)與橋墩(3)之間設置活動鋼翻板(103),吊籠(2)相對移動式臺車(1)的高度通過活動銷栓(104)進行調整。
所述的主體框架配重區(1)包括兩個方鋼梁,方鋼梁與臺車縱向梁采用焊接連接,方鋼梁上滿設鋼板作為設備放置區(106),主體框架配重區(1)底部配置車底萬向輪(101)。
所述的移動臺車頂端設置吊裝滑輪(105)、安全帶掛設環(107)及側向安全門(108)。
所述的鋼翻板(103)在作業時可翻轉下來與橋墩(3)貼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
1、根據實際要求,本發明中的移動式臺車可以滿足高架橋防撞墩外側施工安全要求,不用額外增設任何安全防護設施。既能滿足對下方行車線路、高壓線路、行人等的安全防護要求又能使臺車隨施工進度移動,減少了橋上工作面占用汽車行車線路時間,施工中還可作為設備存放平臺、實驗平臺等,完工后期還可以作為解決防護屏內外檢查、檢修用車,一車多用。
2、本發明中施工吊籠與橋墩間縫隙設置安全活動翻板,臺車移動前上翻,移動到位后下翻,徹底封閉與橋墩間縫隙,能更好的保證施工安全要求,防止雜物墜落的作用。
3、本發明中的臺車與吊籠連接處有活動銷栓,通過該銷栓可以上下移動吊籠,滿足不同高度橋墩間的安全操作要求。
4、本發明通用性高、除可作為高架橋防護屏、隔音屏安裝工具外、經過適當改裝,降低吊籠高度還可以作為橋墩外側裝飾粉刷或結構模板支拆操作平臺,還可作為橋墩外側各種照明、輪廓燈、監控、標識牌等的安裝操作平臺,通用性高。
5、本發明結構簡單,安全可靠,零件強度有保證,操作簡便,易于安裝和拆卸,通用性強。并且,本發明的用料普通,采用焊接工藝制成,生產加工十分方便,一般工廠及施工現場都有條件自制、加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移動式臺車與吊籠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移動式臺車的縱向結構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圖2的橫向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移動式臺車外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圖2示出,一種多功能移動臺車,主要由主體框架配重區1和懸挑至橋外側的吊籠2組成,其中:主體框架配重區1及吊籠2全部封閉,吊籠2與橋墩3之間設置活動鋼翻板103,吊籠2相對移動式臺車1的高度通過活動銷栓104進行調整。
由圖2至圖4示出,主體框架配重區1包括兩個方鋼梁,該方鋼梁與臺車縱向梁采用焊接連接,方鋼梁上滿鋪花紋鋼板作為配重及配套機械設備放置區106,主體框架配重區1底部配置帶駐車功能的車底萬向輪1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航空港建設集團北京有限公司,未經中鐵航空港建設集團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7243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