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機房資產管理監控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672129.2 | 申請日: | 2013-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463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呂壽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30 | 分類號: | G06Q50/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射頻 識別 技術 機房 資產 管理 監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資產管理監控系統,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機房資產管理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IT運維資產管理是IT運維工作的基礎之一,資產管理包括資產入庫、資產發放、資產使用、資產維修、資產報廢等具體工作,是一項繁瑣、信息量較大的運維工作。
現行的基于條形碼技術的固定資產管理,實現了對固定資產實物從增加、使用、變動、減少的全環節的跟蹤管理,提高了資產盤點的準確性,但存在以下局限性:
1)未考慮機房中服務器、存儲、交換機等設備與機柜的對應關系,如果設備數量很多的情況下不方便查找設備存放地點;
2)無法掌握重要設備運維管理情況;
3)無法掌握重要設備入出機房情況;
4)無法記錄各種設備維修備件的入庫、出庫的使用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機房資產管理監控系統,其可以幫助機房運維人員準確快速掌握相關信息,由于射頻識別技術的存儲數據量大、讀取速度快、無需人為干預讀取數據過程等優勢,可以進行快速的資產識別、盤點,實現準確快速掌握重要固定資產信息。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機房資產管理監控系統,由射頻識別標簽、閱讀器和中央信息系統數據庫主機構成,射頻識別標簽中存儲必要的信息,通過閱讀器采集后經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匯總到中央信息系統數據庫主機中。
無線數據通信網絡為以太網或者局域網。?
中央信息系統數據庫主機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層結構,感知層是采取射頻識別技術,存儲設備信息,定位和監控設備狀態;網絡層是基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技術,將信息通過該網絡傳輸到上層應用層,或者將應用層輸出結果傳輸到感知層外聯的閱讀器上,使維護人員快速直觀的獲取設備信息;應用層通過數據庫存儲記錄設備信息,維護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查詢數據庫的相關設備信息。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能夠讓物品“開口說話”的一種技術,RFID標簽中存儲必要的信息,通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把它們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統數據庫中,進而實現對物品的識別和管理。
該應用系統可分成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三層結構,由閱讀器(Reader)、電子標簽(TAG)、應用軟件系統三個部分所組成。閱讀器通過讀取電子標簽中的信息,通過Ethernet或WLAN等將設備信息傳達給應用服務器系統,實現對物品識別信息的采集和定位,將結果通過內部網絡反饋給現場運維人員,獲取所需的重要信息。
物聯網可以實現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在物聯網各種通信技術中,RFID技術成本較低,且技術成熟,如果能將該技術應用到機房固定資產管理中來,就能幫助相關部門更好地實現機房設備的精細化管理,為日常設備運維提供有效地支撐。主要具有以下優越性:
(1)實用性
系統具備完備的功能和實用標準,系統設置強調實用化;符合國內外有關規范的要求,使用簡捷,操作方便。
(2)先進性
系統在滿足可靠性和實用性前提下保持了技術的先進性,特別符合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最新發展潮流并且應用成熟。
(3)安全可靠性
系統具有極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具有長期和穩定工作的能力。
(4)開放性和可擴展性
系統可提供符合國際標準的軟件、硬件、通信、網絡、操作系統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等諸方面的接口和工具,使系統具備良好的靈活性、兼容性和可移植性;可以集成不同廠商不同類型的先進產品,使整個系統可以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得到充實和提高。
(5)標準化和結構化
系統的配置設計依照國家有關標準,達到結構化、標準化和模塊化,綜合體現當今的先進技術。
(6)經濟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7212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