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葡萄酒生產過程中葡萄汁糖度的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671641.5 | 申請日: | 2013-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75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管敬喜;謝太理;楊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葡萄與葡萄酒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G1/022 | 分類號: | C12G1/022;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0007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葡萄酒 生產過程 葡萄汁 糖度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葡萄酒的生產工藝,特別涉及一種提高葡萄酒生產過程中葡萄汁糖度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甜型葡萄酒非常適合國人口味,生產甜型葡萄酒就要求葡萄的成熟度更好,葡萄汁的糖分含量更高些,因而生產起來也相應比較困難,產量較少?,F有技術中甜型葡萄酒大多是用干葡萄酒與砂糖等調配而成,酒香不夠純正,酒體不夠醇厚圓潤,產品的質量和品味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了克服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中人們開始采用推遲葡萄的采收期方式提高原料的含糖量,雖然此方法能在一定程度提高含糖量,但效果不夠顯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提高葡萄酒生產過程中葡萄汁糖度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提高葡萄酒生產過程中葡萄汁糖度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葡萄原料預處理、壓榨取汁、過濾、經澄清處理后、過超高溫殺菌和冷凍濃縮提高糖度后在3~10℃的超低溫下進行25~40天的長時間發酵、陳釀、調配、澄清、過濾,最后釀造得到發酵葡萄酒。
所述原料預處理是將鮮葡萄去梗、剔除爛果、病害果、水洗、瀝干。
所述超低溫長時間發酵是在冷凍濃縮果汁中加入200-400份的適合低溫生長的活性干酵母、加入二氧化硫40-60mg/L,在3-10℃溫度范圍內進行緩慢發酵,發酵時間為25-35天。
所述超高溫殺菌是將壓榨取汁后的果汁在100-140℃溫度下殺菌2-5秒鐘。
所述冷凍濃縮是將殺菌后的果汁直接置于冷凍罐于零下6-8℃進行冷凍濃縮。
所述冷凍濃縮的時間為3-5天。
所述冷凍濃縮過程中,當果汁的糖度達到以葡萄汁計220-300g/L時,停止冷凍濃縮。
本發明釀造的葡萄酒色澤誘人、澄清透明、口感優雅細膩、結構感強,具有和諧的葡萄果香和酒香,營養豐富,而且工藝簡單,成本低。能夠將葡萄汁的糖度提高到原來的1.7-1.85倍,同時采用兩次控溫冷凍的方法,從而更好控制葡萄濃縮汁的糖度和適當減少能源消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將鮮葡萄去梗、剔除爛果、病害果、水洗、瀝干,用帶式榨機壓榨取汁。然后將壓榨取后的果汁在137℃溫度下殺菌4秒鐘,利用泵將殺菌厚度果汁打到冷凍罐,控制溫度在零下6-8℃,及時去除產生的冰塊,在果汁糖度打到250g/L時,停止冷凍濃縮。然后在冷凍濃縮后的果汁中添加300份活性干酵母,加入二氧化硫60mg/L,發酵溫度保持在5~10℃進行緩慢發酵,發酵時間為25天,發酵結束后,將發酵后的產品轉入貯酒罐,在15-19℃下陳釀。根據成品酒的質量指標要求進行調配勾兌,調配后的原酒,過濾,采用0.45um的濾膜過濾,無菌灌裝。
實施例2
將鮮葡萄去梗、剔除爛果、病害果、水洗、瀝干,用帶式榨機壓榨取汁。然后將壓榨取后的果汁在120℃溫度下殺菌5秒鐘,利用泵將殺菌厚度果汁打到冷凍罐,控制溫度在零下6-7℃,及時去除產生的冰塊,在果汁糖度打到300g/L時,停止冷凍濃縮。然后在冷凍濃縮后的果汁中添加320份活性干酵母,加入二氧化硫50mg/L,發酵溫度保持在3~8℃進行緩慢發酵,發酵時間為30天,發酵結束后,將發酵后的產品轉入貯酒罐,在12-16℃下陳釀。根據成品酒的質量指標要求進行調配勾兌,調配后的原酒,過濾,采用0.45um的濾膜過濾,無菌灌裝。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葡萄與葡萄酒研究所,未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葡萄與葡萄酒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716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