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形成氣體水合物的噴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70233.8 | 申請日: | 2013-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23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小森;徐純剛;陳朝陽;李剛;張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J19/26 | 分類號: | B01J19/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科粵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瑤江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形成 氣體 水合物 噴霧 裝置 | ||
1.一種快速形成氣體水合物的噴霧裝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由管路或線路連接的穩定供氣系統、飽和溶液制備系統、氣液混合噴霧器(15)、控溫系統和數據采集及處理系統;所述穩定供氣系統由試驗氣瓶(1)、CO2氣瓶(4)、減壓閥(18)和增壓泵(3)組成,所述穩定供氣系統向飽和溶液制備系統和氣液混合噴霧器(15)提供氣體;所述飽和溶液制備系統由溶液罐(8)和增壓泵(11)組成,所述飽和溶液制備系統向氣液混合噴霧器(15)提供飽和溶液;所述氣液混合噴霧器(15)內部主要包括高速流體腔(26)、跟高速流體腔(26)連通的氣液混合腔(27),設在氣液混合腔(27)內的霧化器(32);所述試驗氣瓶(1)經減壓閥(18)、氣體流量計(22)跟氣液混合噴霧器(15)的氣液混合腔(27)連通;所述CO2氣瓶(4)頂端設有兩氣體管路,其中的一氣體管路經增壓泵(3)跟溶液罐(8)的底部連通,另一氣體管路跟溶液罐(8)的頂部連通;所述溶液罐經增壓泵(11)跟氣液混合噴霧器(15)的高速流體腔(26)連通;所述控溫系統包括溫控制冷系統(16)和設在所述溶液罐(8)、氣液混合噴霧器(15)外圍的恒溫室(7),所述控溫系統控制溶液罐(8)和氣液混合噴霧器(15)的溫度變化;所述數據采集及處理系統包括液體流量計(13)、氣體流量計(22)、數據采集器(23)和電腦處理系統(25),所述數據采集及處理系統用來控制、采集、保存和分析所述穩定供氣系統、飽和溶液制備系統、氣液混合噴霧器和控溫系統的溫度、壓力、氣體流量、液體流量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氣體水合物的噴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液混合噴霧器(15)內部中空,內壁對稱設有梯形凸起將所述氣液混合噴霧器(15)內部分割為互相連通的高速流體腔(26)和氣液混合腔(27);所述氣液混合腔(27)內靠近高速流體腔(26)的凸起端設有氣體流入口(31),所述氣液混合噴霧器(15)還包括設在霧化器(32)外端的噴霧頭(29)、噴霧頭(29)上均布的分布器(3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形成氣體水合物的噴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頭(29)為環形,可拆卸。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快速形成氣體水合物的噴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霧頭(29)跟霧化器(32)通過內螺旋紋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快速形成氣體水合物的噴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器(30)內徑為0.04~1.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形成氣體水合物的噴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器(32)經螺紋連接頭(28)和墊圈(33)跟氣液混合噴霧器(15)的壁固定連接。
7.上述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快速形成氣體水合物的噴霧裝置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應用于快速連續水合物法氣體分離和氣體水合物快速形成的熱力學和動力學實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7023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