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靜電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69398.3 | 申請日: | 2013-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41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徐美君;查鵬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陰市尼美達助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3/292 | 分類號: | D06M13/292;D06M13/295;D06M15/507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曾丹 |
| 地址: | 214426 江蘇省無錫***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抗靜電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靜電劑的制備方法。主要用于羊毛、合成纖維加工中,可消除或減少紡織加工過程中的靜電現象,也可用于后整理及織造過程,消除摩擦所起的靜電。
背景技術
隨著合成纖維的快速發展,在紡織品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重要。由于合成纖維具有吸濕性小、導電性差、摩擦系數大等特點,在制造加工和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靜電問題及其危害不斷增加。在紡織品的生產過程中,靜電不僅會導致纖維之間相互纏繞和飛揚現象,而且機器部件會運轉異常,使加工難以進行。在服裝使用過程中,靜電使服裝易于沾污和相互粘貼,甚至產生電火花,嚴重影響服裝的美觀和舒適性。此外,服裝所產生的靜電還可能干擾電子儀器的正常操作,如醫院手術室中使用的紡織品若帶靜電則會使病人在手術中受到意外傷害。因此,紡織品的抗靜電技術顯得非常重要。纖維材料在受到拉伸、壓縮、電場感應、熱風干燥、氣流輻射以及相互摩擦時都會產生靜電,但是纖維之間的相互摩擦是產生靜電的最主要的原因。為了抑制紡織品的靜電現象,雖然可以采用纖維改性、混紡和交紡等技術手段,但是對紡織品進行抗靜電整理則因具有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和適用性廣的特點而得到普遍應用??轨o電整理作用機理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減少纖維間的摩擦,抑制靜電的產生,降低表面電阻率,表面電阻率是平行于材料表面上電流方向的電位梯度與表面單位寬度上的電流之比,其單位為歐姆(Ω)。這種類型的抗靜電技術主要是依靠離子傳導,可以將材料的表面電阻率從1014—1016Ω降至108—1010Ω。二是提高靜電逸散速度。采用噴灑、浸漬、浸軋的加工方式施加于紡織品,使纖維具有抗靜電性。
現有的抗靜電劑按離子性分類為: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兩性離子型、非離子型幾大類。
陰離子抗靜電劑主要包括硫酸酯鹽和磷酸酯鹽等。硫酸酯鹽的水溶性好,除具有抗靜電效果外,還可用作乳化劑,但是它對氧和熱不太穩定,難以應用于高速高溫紡絲工藝。
陽離子型抗靜電劑主要包括各種胺鹽、季銨鹽和烷基咪唑啉鹽等,其中又以季銨鹽應用最為廣泛。但在制條、紡紗、織造過程中除用抗靜電劑外還用到好多別的助劑,而且多數為陰離子性,所以陽離子型抗靜電劑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能使用。此外,由于陽離子型抗靜電劑多為含氮化合物,在高溫環境中易于變色,使纖維著色,影響纖維及其織物的染色,同時還易使紡機生銹。
兩性離子型抗靜電劑主要包括氨基酸型?、甜菜堿型和咪唑啉型。與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類似,由于兩性表面活性含有氮元素,在高溫環境中易于變色,使得纖維著色,影響纖維及其織物的著色。
非離子型抗靜電劑主要有聚環氧乙烷烷基醚、聚環氧乙烷烷基苯醚、聚環氧乙烷脂肪酸酯甘油的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的脂肪酸酯、聚環氧乙烷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和胺或酰胺的環氧乙烷加合物等。非離子型抗靜電劑對纖維吸附性較差且自身不能電離,抗靜電作用較差,作為抗靜電組分必須和離子型抗靜電劑配合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抗靜電劑的制備方法,制成的抗靜電劑,水中溶解性良好,制成產品穩定,起泡性小,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耐酸堿性,抗靜電效果良好,且制備相對簡單,原料易得,成本較低。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抗靜電劑的制備方法,所述抗靜電劑的原料包括如下質量份組成:
Gemini表面活性劑5-12%
高分子量鏈烷基醇磷酸酯?2-10%
聚酯?????????????????1-8%
其中,高分子量鏈烷基醇磷酸酯表面活性劑是將含有羥基的有機化合物,如脂肪醇,烷醇酰胺,乙氧基化脂肪醇或烷基酚等,與磷化劑,如聚磷酸,P2O5,POCl3,PCl3等,進行酯化制備。因為磷酸是三元酸,所以酯化產物中可能含有單酯、雙酯或三酯,一般是各種酯的混合物。
本發明采用油醇聚氧乙烯醚(C14、C16伯醇)與五氧化二磷反應,摩爾比控制在3-3.5:1。
其中油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備采用混合的C14伯醇、C16伯醇、油醇為原料,?在高壓下與環氧乙烷加成制備混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其中EO與脂肪醇的摩爾比為2~3:1。原料中C14伯醇、C16伯醇、油醇的混合摩爾比為0.1~10:0.1~10:1。
反應操作條件
反應條件如加料方式、投料比、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等對磷化產物的組成及性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陰市尼美達助劑有限公司,未經江陰市尼美達助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6939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絞紗染色工藝
- 下一篇:一種有機硅樹脂接枝碳纖維涂層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