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肺癌的中藥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669278.3 | 申請日: | 2013-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110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啟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圣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35/00;A61K35/32;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譚一兵;王東亮 |
| 地址: | 523050 廣東省東莞市萬江區共聯社區第二工***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肺癌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組合物,具體涉及一種由多種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草藥組成的治療肺癌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肺癌是一種疾病,其特征為異常細胞的失控生長,并由原發部位向其它部位擴散,這種擴散如無法控制,將侵犯要害器官進而引起衰竭,最后導致死亡,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肺癌患者一般采用手術、化療、放療的聯合治療,其中化療是唯一的全身治療手段,是術后防止擴散、預防復發的重要措施,也是失去手術治療機會的晚期肺癌患者可以選擇的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化療在抗腫瘤治療中具有核心性地位,且有全程性。化療的療效是肯定的,但化療藥物屬于細胞毒性藥物,都有一定毒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大多數化療藥物都可能有的副作用,比如白血球下降、嘔吐和脫發等,發生這些副作用的地方主要是骨髓、胃腸黏膜和毛囊等生長比較快的組織,這些副作用在化療時很快就會出現,雖然停止化療后能較快恢復,但部分患者因無法耐受不得不調整給藥劑量甚至放棄治療;其次是個別藥物對特定的系統造成的副作用,比如蒽環類藥物會引起心臟毒性,博來霉素會影響呼吸系統等將導致臨床意外的發生;第三是遠期副作用,常見的是對生育系統的影響以及二次致癌。所造成的副作用嚴重且明顯,這些不良反應限制了其臨床應用及療效。
傳統中醫藥已有數千年的應用歷史,為中華民族的繁衍保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主要治療藥物來源于天然藥物,由于療效確切,不良反應輕微,正在全球范圍內逐步被認識和接受。中醫腫瘤學作為獨立的臨床學科帶動了抗癌中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的發展,從臨床應用情況看,中醫治療對提高現代抗腫瘤治療效果、減輕癥狀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等方面有明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針對現有臨床抗腫瘤治療的不足,提供一種以中藥材為原料制取的治療肺癌的藥物,其療效高、癥狀減輕明顯,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種治療肺癌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的原料藥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組分組成:
枇杷核40~70份,白茅根30~45份,化橘紅50~60份,北杏仁150~180份,山核桃22~25份,南沙參40~44份,北沙參40~44份,太子參40~44份,玄參40~44份,麥冬38~42份,荔枝核30~35份,三棱35~40份,莪術35~40份,女貞子50~65份,貝母50~65份,黃芪160~180份,山豆根70~90份,穿山甲65~70份,黃芩47~50份,水牛角30~34份,桔梗60~65份,黃精70~80份,三七35~42份,靈芝40~45份,牛膝28~32份,石上柏28~32份,石刁柏90~100份,五味子30~33份,白花蛇舌草40~45份,魚腥草36~42份。
在其中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中藥的原料藥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組分組成:
枇杷核50份,白茅根30份,化橘紅60份,北杏仁160份,山核桃22份,南沙參44份,北沙參44份,太子參44份,玄參44份,麥冬38份,荔枝核30份,三棱38份,莪術38份,女貞子55份,貝母55份,黃芪180份,山豆根80份,穿山甲66份,黃芩49份,水牛角30份,桔梗60份,黃精80份,三七40份,靈芝45份,牛膝30份,石上柏30份,石刁柏100份,五味子30份,白花蛇舌草40份,魚腥草41份。
枇杷核:苦,平;
主治:化痰止咳,疏肝理氣。治咳嗽,疝氣,水腫,瘰疬。
白茅根:味甘,寒;
主治: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用于吐血,尿血,熱淋,水腫,黃疸,小便不利,熱病煩渴,胃熱嘔噦,咳嗽。
化橘紅:性味苦、辛、溫;
主治:化痰、理氣健脾、消食,治胸中痰滯,咳嗽氣喘、嘔吐呃逆、飲食積滯。
北杏仁:味苦;
主治:祛痰止咳、潤腸。
山核桃:味甘,氣香;
主治:潤肺補氣、養血平喘、潤燥化痰去虛寒諸功效。
南沙參:甘淡,性平;
主治:補肺脾之氣,適用于脾肺氣虛,清熱養陰,潤肺止咳,主治氣管炎,百日咳,肺熱咳嗽,咯痰黃稠,舌淡,脈弱者。
北沙參:甘寒;
主治:善養肺胃之陰,適用于熱病后期或久病陰虛內熱,干咳,痰少,低熱,口干,舌紅,苔少,脈細弱者。
太子參:甘、微苦,平;
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
玄參:味甘、苦、咸;
主治:熱病傷津、煩渴便秘、咽喉腫痛、瘰疬、溫毒發斑等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圣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圣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6927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