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稻殼生產甲醇生物質油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666335.2 | 申請日: | 2013-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5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子枕;王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0B53/02 | 分類號: | C10B5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稻殼 生產 甲醇 生物 方法 | ||
1.一種稻殼生產甲醇生物質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如下:
(1)有氧熱解段
首先將步驟(5)中得到的不可冷凝氣體和空氣通入熱解爐引燃,與預熱后的稻殼混合,稻殼熱解,調整進入熱解爐的氧含量,使有氧熱解段得到溫度為600~750℃的熱解氣體和大顆粒熱解炭;
(2)無氧熱解段
將600~750℃的無氧熱解氣體和大顆粒熱解炭作為熱載體一起引入無氧熱解爐,與經過干燥預熱后的稻殼粉迅速混合熱交換,稻殼粉在無氧條件下熱解,新生成的熱解氣被熱解爐的側面出口迅速引出,與熱解炭分離,熱解至無焦油后出料;
(3)預熱脫焦段
將(2)中無氧熱階段引出的熱解氣引入脫焦預熱回轉窯的下端與回轉窯的上端引進的干燥稻殼粉逆流行進,調整回轉窯的傾角,使熱解氣上行,稻殼粉下行,稻殼粉在吸附大分子焦油的同時,將稻殼粉預熱至300~400℃進入無氧熱解工序,同時脫焦熱解氣降溫至300~400℃引入冷凝工序;
(4)一級冷凝段
脫焦熱解氣進入一級冷凝系統,用二組串聯風冷列管冷凝器將熱解氣分別降溫為130~150℃、100~120℃,使可冷凝氣體冷凝為重組分、輕組分生物質油,未冷凝氣體引入二級冷凝系統;
(5)二級冷凝段
將(4)中未冷凝氣體引入二級冷凝系統,用二組串聯水冷列管冷凝器間接水冷降溫為50~80℃,將水相和少量有機小分子冷凝為液體,不可冷凝氣體經旋液分離器分離后,進入(1)中有氧熱解段作為熱源燃燒加熱;
(6)酯化升級段
將(4)中得到的生物質油和甲醇、催化劑硫酸加入到反應釜中,生物質油和甲醇、催化劑硫酸的質量比為100:200~500:1~3,密封加熱至70~80℃,恒溫反應2~4小時;然后降溫至40~50℃,加入質量比為催化劑硫酸質量的1~2倍的碳酸鈣,中和硫酸,形成硫酸鈣,與過量的碳酸鈣形成共沉淀,一起過濾,分離沉淀,再向熱解油中加入1~3wt%的碳酸鋇,攪拌使部分硫酸根生成硫酸鋇沉淀,過濾分離沉淀,液體即為合格的甲醇生物質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有氧熱解段得到熱解氣體的溫度為70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將稻殼粉預熱至350℃進入無氧熱解工序。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生物質油和甲醇、催化劑硫酸的質量比為100:300:2。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恒溫反應3小時。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采用螺旋進料器控制熱解炭與預熱后的稻殼粉進入熱解塔的速度和比例,控制熱解塔中的熱解溫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66633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鑰匙盤
- 下一篇:非循環(huán)供漆裝置





